据4月6日《安庆日报》报道,4月1日,安徽省安庆市迎江区残联组织的专家评定小组来到新洲乡,进村入组为行动不便的重度残疾人进行入户鉴定并提供办证服务,当日共有30位残疾人得到认证。被评定为一级、二级且需要长期照护的重度残疾人将得到每个月60元的护理补贴。
笔者觉得,迎江区残联组织的专家评定小组深入农村村组,上门为那些行动不便的残疾人提供残疾等级鉴定并提供残疾证办证服务,是发挥职能服务作用、践行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提升服务水平的好举措,其热心为农村基层残疾人优质服务的精神难能可贵,值得点赞。
在一般情况下,在一些地方,根据上级残联组织的相关工作要求,残疾人在残疾等级评定时必须自行到地区以上有资质的大医院去鉴定确认。而此举对身处交通不发达的边远乡村且出行不便的残疾人来说,就存在很大的困难。无疑,他们是多么渴望上级残联能够组织残疾等级鉴定专家上门为他们提供面对面、实打实的服务啊!
残疾人的所想所盼就是上级残联组织工作服务追求的信号。为此,迎江区残联打通为农村残疾人服务的“最后一公里”,组织专家评定小组深入农村村组,上门为行动不便的残疾人提供残疾等级鉴定及残疾证办证服务,体现了残联组织与残疾人同呼吸、共甘苦的真感情,体现了为基层群众服务就要拿出实招的真功夫,体现了为民服务就要排除万难、想方设法、在服务的行动上出真效果。
为民服务,为民排忧,再细微的事情,都值得我们地方政府、相关部门、相关群众组织以及公职人员,去认真地、努力地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