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某地4名干部因在全区召开的一次会议上浏览手机,不遵守会议纪律而被通报。区纪委要求这4人所在单位的纪委对其进行批评教育,并将整改情况上报至区监察系统和区委组织部。
(据中新网)
不好好开会,不好好听领导讲话,会场上的官员居然也成了“低头族”。除了通报批评、书面检讨外,我认为更应该好好研究一下,某些官员为何成了会场上的“低头族”。
组织观念不强,对工作不认真,没有紧迫感,可能是部分官员开会看手机的一个原因。如果会议传达部署的是重要工作或上级重要精神,参会者不认真听会就说明他们对工作没有责任心。连上级的重要精神、重要工作部署都听不进去,这些官员恐怕也没有做好工作的踏实态度,他们的责任心更要被百姓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那么,对于这样的干部,相关部门仅给通报批评,让其写检讨,这样的处理恐怕太轻了,更应该考察这种干部能不能胜任领导岗位。
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即官员不好好听会,因为会议本身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会议的形式大于内容,领导讲话空洞无物,不是官话、套话,就是正确的废话,听会者即使认认真真地从头听到尾,也没有多少“获得感”。
除了开会看手机外,我们时常能听到一些官员在会场上睡觉的事例,也有一些人因为“睡”到了枪口上,被严厉处罚,甚至因为开会睡觉丢了官帽。但事实上,这些教训仍挡不住后来者,开会睡觉“被抓”的事情依旧不断。那么,究竟是有些干部嗜睡,还是会议内容“引人入睡”呢?这些问题应该引人深思。如果因为个人原因,官员开会犯困被处罚,只能怪自己;但如果会议本身确实没有实际内容,且领导讲话极具“催眠作用”,参会者要全神贯注听完这样的会议,着实也是一种精神考验,睡觉、玩手机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如果会议内容重要,领导讲话生动、务实,确实能指出问题、讲出新意,不认真听将影响下一步工作的开展,那么,除了特殊情况外,每一个有工作责任心的人或许都不会睡觉、玩手机了。
事实上,现在仍有部分会议没有实质性内容,而是例行公事。比如,部分传达性会议,本来已经印发了相关材料,在官方网站上也能随时查看,但有些领导为突出“高度重视”,还要举行会议,把大家已经知道的东西在会上再宣读一遍,这就是十足的形式主义。此外,有些领导讲话内容,就是报纸、电视、电台上“熟语”的复述,这样的“复读机领导”,除了“提高认识”,就是“狠抓落实”,除了“大力推进”,就是“真抓实干”……一百次会议、一千次讲话都离不开这一套,参会者怎能不当“低头族”?
所以,为了会上不见“低头族”,参会者要增强工作责任心,会议本身也要务实有“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