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刘婧 见习记者贾定兴)为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提升我市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水平,日前,市教育局组织各县市区教育局负责人、部分学校负责人到北京市,对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进行考察学习。
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是实施教育均衡、全面提升区域教育水平、消除“择校热”的一个重要渠道。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市教育局把“让更多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校”作为工作重点,提出了“实施集团化办学、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工作目标,把集团化办学作为全市教育的一项重点工作和重大科研课题来抓,自2014年起,全市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通过“以城带乡、以强带弱、以名带新”的模式,积极组建义务教育集团。
截至目前,全市共组建一体化、互助协作式义务教育集团73个,并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影响、辐射、示范作用,带动了164所薄弱学校快速发展,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不断满足人民群众“上好学”的迫切需求,我市的集团化办学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集团化办学也被列入“十三五”期间全市二十大项目之一。
为进一步提升我市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水平,市教育局精心挑选学习人员,带着集团化办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惑,到北京市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考察和学习。考察学习期间,考察团成员先后到北京小学、北京80中学、北京第一师范附属小学、海淀区双榆树第一小学、北大医学部幼儿园和北京陈经纶中学6所学校考察,聆听了中国教科院储朝晖教授和6位学校校长的讲座。
据了解,北京市的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经历了从自发组建到政府推进的过程,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处于全国领先水平。此次考察的6所学校,在集团化办学工作中都各有特色,其中北京小学和北京陈经纶中学的集团化办学最具代表性。北京小学教育集团属于联盟性教育集团,制定了集团章程,下设集团主任办公室、集团研发中心和质量监控办公室三大组织架构。北京陈经纶中学集团化办学模式属于紧密型,即一个法人代表,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等统一属于校本部,目前的规模是“一校六区十址”,该校以“一个学校,一个标准;一体管理,一体打造”为原则,积极进行集团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办学探索,在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同时,全力打造经纶优质教育品牌。
考察学习结束后,考察团成员一致认为,此次考察学习开阔了视野、启迪了思维,感触良多。北京市在集团化办学方面的经验和做法值得我市学习借鉴,必将为下一步我市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工作注入更强的活力与动力。考察学习归来后,考察团成员所在单位立即召开了学习心得报告会,总结学习成果,研究下一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