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李新和)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工会工作”模式也开始备受关注。为此,市总工会九届十一次全会对此项工作专门作出了安排。
全会提出,要牢固树立互联网思维和创新意识,主动适应信息化和新媒体广泛应用的新趋势,积极整合工会系统网络资源,建立完善、动态、实时的工会会员数据库、工会组织数据库、职工需求数据库,加快形成统一完整、功能完善、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的工会信息化体系,做到服务对象全覆盖、服务时间全天候。深化拓展网站、微博、微信、APP服务功能,健全完善“河南职工网·工会会员卡”职工服务平台,进一步做实帮扶型服务、拓展维权型服务、开辟成长型服务、延伸多样化服务,实现网上网下深度融合,打造服务职工新品牌。拓展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和站点功能,实行工会帮扶困难职工目标责任制,加大困难职工解困脱困的帮扶保障力度,持续开展好送温暖、农民工节、金秋助学等活动,努力建设以精准帮扶为重点的职工服务体系。探索引入项目化、社会化帮扶服务机制,从制度上推动困难职工服务的精细化。推动困难职工纳入政府社会救助体系,积极参与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社会救助、就业、医疗、教育、养老、住房等热点难点问题的调研和政策制定,努力把职工群众的意愿和要求反映到政府相关政策中去,把工会认定的困难职工和困难农民工纳入就业、医疗、教育、住房、救灾、法律援助等专项救助体系的覆盖范围,工会职业培训和介绍机构、法律援助机构享受政府部门同类机构相应的政策待遇。完善就业联动机制,进一步推进政府职能部门完善和实施积极就业政策,依托工会、政府和社会培训、职介机构,以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困难职工家庭高校毕业生等为重点,加大职业介绍和技能培训力度,实施小额贷款、创业培训和创业孵化“一条龙”服务,力争全年培训各类就业困难人员1万人以上,发放小额贷款达到300万元,通过各种途径帮助3000人实现就业再就业。按照加快城镇化的要求,推动解决农民工住房、享有基本公共服务和基本生活保障问题,推进农民工市民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