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学习实践丨国土之窗 上一版3  4下一版
党支部须有主业主角主动意识
正言须先正心
顺应“民告官”背后的法治期待
市国土资源局开展“执法服务年”活动
图片新闻
获省测绘地理信息工作优秀单位称号
图片新闻
开展“五比五创” 打造文明服务窗口
精细化管理促工作提升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 年4月1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顺应“民告官”背后的法治期待
□潘 强 强 勇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依法维权 徐 骏 作 (新华社发)
 
   

  今年年初以来,山东省人民政府因土地拆迁复议问题,相继三次被公民告上法庭,最终均败诉,引发热议。随着全面依法治国深入推进,“民告官”式的行政诉讼也越来越多,公民胜诉背后体现出政府必须依法行政的要义。地方政府应从败诉案例中深刻汲取教训,在土地拆迁等问题上严格依法行政,顺应百姓的法治期待。

  梳理可以发现,山东的三起案件均涉及土地拆迁问题。例如,德州市人民政府在相关部门未完成涉案国有土地使用权收回的前提下,直接将涉案土地使用权进行出让,法院最终认定此举违法。不光山东,广东、陕西等地均出现因土地拆迁引发的“民告官”案件。

  当前,我国社会进入发展转型期,农村土地征用、城市房屋拆迁、移民搬迁安置等涉及土地拆迁的矛盾多发。作为地方政府,应该坚持依法行政,处理好涉及土地的纠纷问题,履行好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

  然而,一些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过程中,“法治观念不强,法治意识淡薄”等问题依然突出;一些国家工作人员对土地征用等不按程序、法规办事,引发群众不满;一些基层干部执法不规范、不严格、不透明,极少数人甚至知法犯法、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暴力强拆等恶性事件偶有发生。这些行为不仅给群众利益带来损失,也损害着政府形象和公信力,需要下大气力解决。

  地方政府败诉是对依法用权的提示与警醒。一方面,政府要通过败诉发现问题,举一反三,深刻汲取教训。随着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和法治意识的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公民通过法律途径维权,这是对政府是否依法行政进行监督的有效手段。政府败诉后,该赔偿就赔偿,该道歉就道歉,该承担责任就要勇于承担责任,让群众在每一起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另一方面,要大力推动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政府决策、行政管理在法治的轨道上健康运行,从而为法治中国建设不断增添动力。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