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从博爱县旅游局获悉,该县成功入围首批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成为我省入选的10个创建地区之一。
博爱县立足旅游资源优势,紧紧围绕打造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战略目标,明确“景城一体、全域旅游”的发展方向,通过规划引领、品牌带动、服务提升、市场开拓等措施,重点实施旅游提升工程。去年,全县游客人数和旅游收入同比增长12.8%和12.7%,网络交易额突破2000万元。
规划引领。该县在发展全域旅游方面坚持推行“144”模式(“1”是一个方向,即景城一体、全域旅游;“4”是“四个提升”,即把青天河从一个景区提升为旅游目的地,从一个区域性的品牌提升为一个全国性的品牌,从目前的机械旅游提升为智慧旅游,从单一的山水观光游提升为全域旅游;“4”是“四个目标”,即青天河景区到“十三五”末,接待游客超过200万人次,能够在全国AAAAA级景区中排到前三分之一,能够上市,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发展体系初步完善、发展效果有所显现),突出“养”这个核心,按照“四个提升”要求,持续推进青天河景区由山水观光游向休闲度假游模式转变,努力把该县打造成为全国知名的休闲度假目的地。同时,该县聘请北京同和时代旅游规划设计院编制《青天河休闲度假转型升级专项规划》《博爱县全域旅游总体规划》,并先后邀请国内旅游规划名家魏小安、营销专家贾云峰等到该县考察、授课、指导工作。品牌带动。该县坚持把青天河景区作为全域旅游发展的龙头,累计投资3.77亿元,重点加快旅游服务区、休闲度假中心建设,打造集水上观光、曲涧垂钓、水上娱乐、山地休闲、滨河度假于一体的高端休闲度假旅游区。正在规划建设的占地100亩、总投资1.6亿元的月山寺禅修养生体验区项目,将着力打造月山寺禅修小镇“国内有影响、中部有品牌、中原争第一”的禅修文化品牌。连续举办10年的红叶节打造了青天河红叶品牌,使旅游旺季延长一个月,曾创造单日游客破2万人次的纪录。根据特色农业分布情况、不同果蔬成熟期,该县着力打造西部“竹林水乡”体验区、北部“四季花果”度假区、东部“现代农业”度假区和南部“紫海绿洲”休闲区,初步形成了寨豁乡小底村樱桃园、月山镇五行坡生态园、柏山镇冬枣园等集观赏、采摘、体验为一体的农业生态园区,年接待游客50余万人次。同时,该县积极挖掘县域特色美食,整合浆面条、许良扯面、伊赛牛肉、牛肉丸子等特色美食,打造“吃在博爱”品牌。
服务提升。实现全域旅游,旅游基础设施的完善尤为关键。如何让游客进得来、行得畅、容得下、留得住、玩得好、能消费?该县积极谋划旅游集散中心建设项目,加快青天河游客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景区即将开工建设一批度假酒店、主题酒店和农家宾馆,2年内将新增床位3000张。同时,景区内正在施工建设旅游步道、新停车场、生态厕所等一批旅游基础设施项目,进一步提升接待能力。为增强游客体验感,青天河联手腾讯,率先在省内打造智慧景区,通过微信公众号即可实现自助购票、自助扫码入园,只需在每个景点扫描二维码,便可享受语音导览、线路推荐、线下体验等免费服务。作为全域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县与腾讯合作积极打造智慧县城,不仅青天河景区实现wifi全覆盖,整个县城也将实现wifi全覆盖,智慧政务、智慧生活将很快在该县启动并为游客提供便利服务。
市场开拓。作为推动全域旅游发展的重要支撑,旅游电商不可或缺。该县率先在全省召开旅游电商大会,继去年与17家知名电商建立合作关系后,今年又与同程网、去哪儿网、途牛网等20余家电商签订了合作协议,共采购青天河景区相关旅游产品门票20余万张,涵盖韩国市场开发、旅游包机、旅游专列、门船票、餐饮、住宿等相关旅游产品。青天河景区充分发挥新媒体营销优势,目前其官方微博影响力在全国旅游景区中居前十位,是我省唯一进入前十位的旅游景区。
蓝图已绘就,扬帆正当时。随着旅游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善、接待能力的持续提升,博爱县作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必将在全国全域旅游建设中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