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博爱县:全盘布局全域旅游
马村区:加快疏通发展之脉
太极为媒 有凤来仪
孟州重点推进投资500万元以上项目
焦作:居民共享“美丽楼院”
图片新闻
全力打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城市管理精细化 环境整治常态化
环境保护红黑榜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 年4月1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城市管理精细化 环境整治常态化
——访中站区委书记王付举
作者: 本报记者 高新忠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市容市貌和环境卫生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形象,开展市容秩序和环境卫生治理,不仅是贯彻落实绿色、共享发展理念的直接体现,更是改善城市面貌、建设美丽焦作的重要举措,刻不容缓。”近日,中站区委书记王付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近年来,中站区围绕“绿色中站”发展目标,深入开展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治理,全面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城乡面貌明显改善。王付举说,城乡环境整治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中站区将在组织管理常态化、排查检查常态化、环境整治常态化、宣传教育常态化、督导考核常态化五个方面下功夫,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王付举说,中站区在城乡一体化及城乡环境卫生建设指挥部的基础上,专门成立了市容秩序和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四个督导组,统筹负责全区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同时,制订专项工作方案,建立专项工作台账,对每个问题定人员、定时限、定措施、定标准,建立每日一排查、每日一碰头、每日一督导、每日一通报的工作推进机制,逐个销号解决。实行分管区级领导分包路线、区直部门分包重点路段、街道班子成员包村(社区)的责任机制,将整治责任和压力层层分解、层层传导,形成了上下联动、人人有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目前,全区各街道普遍达到了有组织机构、有管理办法、有专职队伍、有保洁设施、落实保洁人员经费的“四有一落实”标准,所有行政村和社区基本实现生活垃圾清扫、保洁和清运全覆盖,城区生活垃圾做到日产日清。

  王付举说,中站区积极建立健全环境卫生排查机制,综合运用集中检查、综合督查、专项督查、暗查暗访等方式,增强排查检查的全面性和精准性。定期开展拉网式排查和条块结合验收,做到“三不一达到”,即不能存在死角、不能缺漏工作内容、不能出现没有人管理的部位,全面达到整治标准,确保卫生排查全覆盖。对检查情况还要分类分级评定,整合汇总,建立台账,实施差别化治理,不断把环境整治提升到一个新水平。

  “只有坚持经常抓、抓经常,统一标准,精细管理,才能推动环境整治经常化、日常化。”王付举说。针对脏、乱、差、堵等“城市病”,中站区探索实行了垃圾清运、路边“五化”、市场规范、门前“五包”、日常保洁“五位一体”的环境整治工作机制,并组建专职保洁队伍,区财政每年拿出300余万元用于居民区卫生保洁,实行定人、定岗、定责管理考核办法,确保保洁工作无空区、无盲点。实行网格化管理,不断提升数字化管理水平,建立网格环卫信息数据库,针对不同单元建立与其相适应的环卫作业机制,打造系统化城市管理体系。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把环境整治与城区绿化、亮化、美化结合起来,建设一批精品背街小巷、一批精品文化景观墙、一批精品主题小游园、一批精品户外形象广告,推动市容市貌、环境卫生工作精细化、精品化,努力打造城乡一体、表里如一、群众满意、整齐清洁、优美宜居的中站环境卫生品牌。

  王付举说,城市环境,人人有责。中站区还加强宣传引导,营造共享共建、全员参与、长期坚持的舆论氛围,辖区内上千家商户与相关部门签订了门前“五包”责任书,自觉维护门前责任区内的市容秩序和环境卫生。同时,将城乡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列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内容,建立用制度规范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机制。①2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