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教育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让每个学生学有所获
孟州市教育局 开展“和睦家园”建设活动
沁阳市盆窑小学 参加全国中小学生艺术展演
关注师生心灵 构建幸福校园(上)
女教师集中生育 教育系统该咋办
图说教育
邀 约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 年4月2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注师生心灵 构建幸福校园(上)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陈晓香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有一次乘车去郑州,听到邻座有两位年轻教师在交流学校期末考试事宜,其中有一位教师说:“这个学校不能待了,迟早要散……”听到这句话后,我的心里一片茫然。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本应充满激情的年轻教师这样去言说自己施展才华、放飞理想的地方?我是一个崇尚用心灵做事的教育者:在工作中,当我与同事废寝忘食,将一个个教育项目成功拿下时;当我与受教育者对话谈心,让他眉头舒展、愉快离去时……我常常忍不住欢喜,因为这对我而言是幸福的。然而在有些时候,我也会面对一些境况深感无能为力,那时的我是否也如这位年轻教师一样,难言教育幸福?下面,我就教育幸福谈一下个人的心得。

  学校应是一个幸福的地方,在这个地方,应该生活着一群幸福的人

  幸福是人的目的自由实现时的一种愉悦的主观感受。从伦理的角度看,人们追求过一种幸福的生活是本质的体现。无论从伦理还是从教育的角度,我们都须重视“幸福”二字在学校的重要性。构建幸福校园需要做很多事情,但首要关注的是人的幸福。

  在学校里,教师是学校最重要的群体,构建幸福的教师团队是学校诸多事务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教师团体状况决定着教学质量的优劣以及学校办学的成败,每一位教师的精神状态直接影响着他所接触的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师首先是一个幸福的人,只有这样,才可能培养出幸福的学生。

  在幸福校园的构建上,应关注学校每个群体、每个个体的言行,让他们尽力不要偏离道德的轨道

  道德与幸福直接相关,先哲曾说过:“只有在其完整的一生中积极遵守完整的德行,并充分践行外在善行的人,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拥有幸福的人。”只有有德行的人才可能幸福。但在现实社会中,即便是学校,也有一些明显挑战道德底线、行为不良的人,这些人不可能幸福。因此,学校要为每个在其中的人能过一种幸福的生活而努力。

  我国的教育往往强调在学校里进行专门的道德教育却忽视整个学校的道德使命,很多学校的活动和实践在道德上是应该受到谴责的,也有极少数的教育者包括一些处于领导岗位的人,常常受一些外在因素的诱惑,迷失于道德的十字路口,在大是大非面前错判,让学校发展步入非道德的轨道,教师因此失望痛心,学生因此思想混乱。如果一所学校的教育实践经得起道德的检验,师生的思想品德就得以在一个合乎道德的环境里生长,教育使命的完成过程就会非常顺利。

  学校的德育工作是培育德行的直接途径,它实施的关键到底在哪里?是开设德育课程,邀请德高望重的专家作讲座?是制定科学的德育考核制度,通过规范日常行为使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还是通过充分准备去争取上级有关德育方面的肯定?这些固然重要算措施,但更重要的是给师生营造一个充满道德的氛围。在这个氛围里,所有的人都是主人,没有鄙视、欺辱、无情,人人都受到尊重。但这一切不是学校能够单独做到的,充满道德的社会与家庭是重要基础,任何事物的改变都要从每一个人、每件事开始,重视个人的力量,从我做起、从此刻做起,我们在教导学生的同时,自己必须先身体力行。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