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笔者在基层学校调研时发现,各学校女教师集中生育现象比较严重,尤其是国家出台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后,申请产假的女教师明显增多。这一现象直接导致学校教师严重紧缺,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也受到了不小的冲击。
全面放开二孩政策是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适时调整人口政策的英明决策,教师生育二孩,符合国家的大政方针,属于人之情常,是教师的基本权利,作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带头维护教职工的正常生育权。可是,教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一直以来存在着男女比例严重失调的状况,尤其是幼儿园、小学和初中,女教师人数更多。其中,一些女教师是学校的中流砥柱,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力量,如果扎堆生育,必然会冲击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导致不少学校找不到合适的教师来顶岗上课,甚至一些学校由于频繁更换教师,不少家长对此也颇有意见。
那么,面对女教师集中生育带来的诸多问题,教育系统应该怎样破解呢?笔者认为,至少要从以下三个层面破解这一难题。
首先,学校要实行“计划生育”,为育龄期女教师提供优质服务。学校计生领导小组要转变职能,开辟计生工作新局面,为女教师集中生育提供优质、高效、贴心的服务,力求“三个到位”,加强人文关怀。一是管理到位。学校要有专门人员负责计划生育工作,统计女教师的生育需求,精确计算出学校缺编教师人数和专业需求,要尽量和育龄女教师协商,引导其错峰生育、有计划生育,避开集中生育带来的请假高峰。二是投入到位。学校要安排专门资金用于计生工作,为女教师孕期、哺乳期提供专门的休息场所,条件允许的可以配备沙发、婴儿床、电视、饮水机等,为其哺乳和家属看护孩子提供方便。三是服务到位。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聘请专门的育婴人员和幼儿护理人员,为哺乳期教师教育教学工作解除后顾之忧;利用学校心理咨询室,定期开展育龄期女教师心理咨询和疏导活动;邀请专家定期对高龄产妇进行产前辅导。
其次,教育行政部门要统筹资源,为教育教学工作保驾护航。一是要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使教师由“学校人”变为“系统人”,以便教育行政部门合理统筹区域内教师资源,化解集中生育带来的教师紧缺问题。二是利用现有“国培计划”顶岗置换培训政策,从在校师范类大学生中遴选优秀学生,到集中生育矛盾突出的学校开展顶岗见习。三是建立教育人才储备库,返聘退休优秀教师发挥余热,鼓励在职优秀教师串岗、顶岗任教,盘活现有的优质教育教师资源。同时,吸引社会上各行各业各类精英充实到教育人才储备库中,不断开放教育教学活动,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注入新鲜血液。
第三,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要师德高尚、责任心强。有生育需求的女教师要认识到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增强责任意识,为学生发展和健康成长负责。要加强师德修养,弘扬爱岗敬业精神,努力做到爱生如子、视班如家。要服从大局,克服困难,主动与学校沟通协商,尽量按照学校的教学和生育计划安排好生育时间,确保生育和教学两不误。 (作者系市教育局人事科科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