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焦作网谈丨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道路反光镜被损毁存在安全隐患
完成内部审核 确保用血安全
如此“一举多得”怎么行?
专家畅谈肾脏病
中医药文化科普活动进基层
气温渐高 警惕脑中风
你眼中的服务业
热点信息发布别搞“半夜鸡叫”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6 年4月2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热点信息发布别搞“半夜鸡叫”
□潘 强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小汽车“限购”政策晚间“空降”,热点新闻事件调查进展发布拖至半夜……近年来,对于公众关注度较高的热点信息,一些部门和地方往往选择在深夜发布,颇有“半夜鸡叫”的味道。

  当今社会信息传播高度发达,政府通过互联网等平台发布信息,目的就是要充分保障公民的知情权。然而,一些公共政策搞突袭,让民众猝不及防。例如,杭州市曾在晚间出台对小客车采取控制总量和“错峰限行”调整的双重措施,本意是治理交通拥堵和雾霾,并非坏事,但突然出台的“限牌令”定于发布后的次日凌晨起施行,让不少百姓心里堵得慌。

  不可否认,一些突发事件发生在非工作时段,的确需要连夜召开新闻发布会。但更多情况下,本来可以选择在白天发布的信息,一些部门为了避开公众视线,也把发布时间拖到凌晨。难道拖到半夜就能躲过公众的关注吗?

  笔者梳理线索发现,一些部门和地方之所以选择“半夜鸡叫”,多是因为以下几点:一是一些信息关系到重大民生问题,涉及面广,发布者担心引起不良反应;二是发布者躲躲闪闪,发布的信息残缺不全,与群众的心理预期有较大差距,想应付了事;三是一些事件本身就与发布者工作不力有直接关系,发布者怕被追责,不敢担当。

  热点信息发布变成“半夜鸡叫”,会让相关部门的公信力大打折扣。越是群众关注的焦点,相关部门越要尽早发声,尽快发布。对于涉及民生问题的非突发事件,相关部门要积极、主动、及时、充分公开信息,有效回应公众关切。这既是服务型政府应有的作风,也是杜绝谣言、掌握舆论主动权的必要举措。

 
3上一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