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童年都有一个疑惑,为何苍蝇总在搓手?”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的胡立德教授通过观察,总结出动物“蹭”“掸”“搓手”等清洁身体的8种方式,成为今年菠萝科学奖的“生物医学奖”获得者。
“婚礼送份子钱有数学公式”“加薪有助于戒烟”……近日,在浙江省杭州市颁发的第五届菠萝科学奖,风格依旧延续了以往的搞笑和无厘头,一批“脑洞大开”的研究成果引得在场观众笑声不绝。
大多数人对菠萝科学奖了解不多,很多人将其与综艺娱乐类节目“合并同类项”。殊不知,在看似“无厘头”的娱乐精神背后,是该奖项对科学精神本质的严肃追求。受美国“搞笑诺贝尔奖”的启发,菠萝科学奖由浙江省科技馆与泛科技兴趣社区果壳网合力打造,广泛征集在正规学术期刊上发表过的“好笑而严肃”的科学研究成果,并邀请科学文化、传媒等领域的知名学者与意见领袖,进行交流互动,试图让普通人走进有趣的科学世界。
可以说,这是个科普意义大于实用价值的奖项。本届菠萝科学奖,主办方就引入“星际旅行”概念,办了一场“星际旅行推介会”,引导公众关注“遥远”的天文航天知识。其实,电子对撞机、引力波、暗物质……这些前沿科学知识离我们并不遥远,历史告诉我们,任何一个重大科技成果,都有可能改变一个行业、国家甚至时代的走向。菠萝科学奖提醒我们,在按部就班的工作生活节奏中,还可以添加一些浪漫、理想、探索、思考的元素,这些“种子”更可能激发创新的灵感。其实,很多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既需要工匠精神的严谨与坚韧,又需要创新精神的灵动与闪光。然而,很多时候,我们追求既定目标过于直接,往往欲速则不达,为未来埋下诸多隐患,而这一切往往由思维方式所决定。创新,仅凭满腔热情还不够,还需要游走在逻辑与神游间的“菠萝精神”,其本质是思维方式的创新。
思路决定出路,思维水平决定工作水平。提高创新思维能力,就要有敢为人先的锐气,打破迷信经验、本本和权威的惯性思维,加速思维“折旧”,以思想认识的新飞跃打开工作的新局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就是要通过加强全社会以创新为核心的创业教育,弘扬“敢为人先、追求创新、百折不挠”的创业精神,厚植创新文化,不断增强创业创新意识,使创业创新成为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和行为习惯。
完成这个目标,需要唤醒公民的科学意识。菠萝科学奖的现实意义正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