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市接连发生犯罪嫌疑人利用伪基站,面向我市不特定群众推送附带含有木马链接的短信,受害人只要点击链接,安装激活客户端,手机就会立即感染木马病毒。犯罪嫌疑人得到受害人相关个人信息后,即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实施资金盗刷,致使受害人上当受骗,损失较大。
案件一
4月20日,史某报案称:4月15日,在我市某高校,她的手机收到一条短信,内容为:“史某家长,你的孩子成绩有所下降,详细情况请点击下载资料。”接着是一个网址链接。她以为是孩子学校发的,就点击了链接,结果什么也没有,就退出来了。4月20日9时30分,她去银行取钱,发现自己的两张银行卡分别被盗刷,6452元钱不翼而飞。
案件二
4月19日13时50分,赵某报案称:他在某工商银行办理了一张信用卡,该信用卡与其手机绑定。3月26日19时左右,他用手机登录一个网址下载了一个软件,之后也没有在意。不料,其在家中放着的工商银行信用卡当日被盗刷10笔,每笔500元;3月27日凌晨又被盗刷10笔,每笔500元;两次共被盗刷10000元。
警方提醒
如果收到可疑短信,要摆正心态,不好奇也不心虚,提高警惕,立即删除;不要轻易打开陌生短信中的链接,不要下载安装其中的应用程序。一旦木马软件被安装成功,软件就在手机后台自动运行,能够拦截服务器发来的验证码,此时,诈骗人就可以根据受骗人提供的基础信息,进行快捷支付,盗取受害人银行卡中的现金。
另外,不要轻信促销、中奖、话费兑换等短信,可拨打官方客服电话核实活动的真实性;对于不正规网站,要谨慎填写或者拒绝填写个人信息;对必须填写的真实信息,要做好保密工作,避免给不法分子留下可乘之机。
一旦不慎点击不明链接,应及时报警,采用手机截屏保存证据,并及时通知好友,以防他们被骗;立即停止在手机上使用支付宝、微信支付等付款渠道,并通过其他终端,取消支付宝、微信钱包银行卡关联,更改银行卡、网银账户密码;立即进行木马查杀,如木马无法清除,应立即关机,并重装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