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反弹—再整治—再反弹。近一段时间,我市下大力气整治城区占道经营现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部分路段占道经营问题严重,往往是整治一次好几天,风头一过就“旧病复发”。“每次回家和出门,都不得不经过拥堵的东方红广场东巷,闻那难闻的气味儿。这地方的占道经营问题真解决不了吗?”4月24日,家住山阳区东方红街道东焦作社区的刘先生给记者打电话反映。
当天17时30分,记者来到东方红广场东巷,尽管天色尚早,商贩们已经开始“备战”夜市,一些餐饮店的工作人员正忙着把桌椅搬出店外,马路两侧都是摊位,有卖烧烤的,有卖凉菜的,有卖烧饼、米线的,地面上丢满了烂菜叶、塑料袋、瓜果皮等垃圾。记者发现,占道经营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固定店铺占道,商家把商品、桌椅摆放在店门口的人行道上经营;另一种是流动摊贩占道经营。有一些餐饮店的工作人员把菜品摆到门前还嫌地方小,干脆把桌椅摆到快车道上,使人行道和快车道都无法通行。此时虽然还未到下班高峰期,但东方红广场东巷已经开始出现拥堵现象。
刘先生告诉记者:“经过前一段时间的整治,这里占道经营的情况有所好转,我感觉道路一下子宽敞不少,出入方便多了。但只要几天不整治,这里的占道经营就会‘旧病复发’。我有晚饭后出门散步的习惯,可每次经过广场东巷,一看这乱哄哄的情景,心情就糟透了。”
“我每天晚上都到东方红广场锻炼,这些店铺把门口的人行道当成‘私人领地’,摆满各种桌椅,我无法从人行道通过,只能到快车道上与汽车争道,很不安全。”提起该路段的占道经营问题,在附近居住的李阿姨非常苦恼。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市民,大部分受访者表示,这些商贩带给居民的便利非常有限,但带来的噪音、脏乱差等方面的问题却让居民无法承受。 本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