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新和
44岁的赵伟是中铝中州铝业有限公司第二氧化铝熔铸车间工程师,他的一些“小点子+土法技术”甚至超越了外国专家,不仅为企业节约了大量成本,而且展现了大国工匠的风范。
2007年,公司从荷兰进口的一个泵仅用了3年就出现了问题,必须抓紧更换。公司与荷兰厂家联系,希望派一个专家到公司维修。然而,维修不仅需要3年时间,而且各种费用高得离奇,仅专用工具空运过来就要100多万元,一个专家工作一天需要800欧元,进口8套轴承需要36万欧元,折合人民币360多万元。
“我们自己干,要让这些外国专家看看,离开他们,我们照样行!”赵伟凭着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决定不再请外国专家,自己动手解决这个问题。
赵伟挑灯夜战,根据机器和轴承原理画出了图纸,又跑到宁夏银川根据专家的建议对图纸进行了修改。在上级公司领导和技术人员的支持下,他又到郑州、渑池等地,从废弃的机器上拆卸下来一些质量没问题的轴承,按照图纸要求重新进行打磨。他开动脑筋,反复研究,决定将轴承珠子直径缩小、外套增厚,这样轴承用起来会比荷兰泵的轴承强度增加很多。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他仅用了10天时间、全部费用加起来只有60万元,就顺利解决了这个问题,他做的轴承用了10年还在正常使用。
“赵伟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吃苦、善钻研、肯动脑。”第二氧化铝熔铸车间党支部书记、副主任张勇说。谈起赵伟的创新成果他更是如数家珍:2012年获得了4项专利;2012年主持的第二氧化铝厂隔膜泵安全运行攻关项目获得分公司优秀攻关项目;2015年,带领专业技术人员、岗位员工、清检班共计发现溶出机组喂料泵设备隐患38处,全部及时得到了处理。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工人,必须要有一股子肯学肯钻的劲头,必须要有振兴民族工业的豪情壮志。如果我们每一名工人、每一名技术人员都能动手动脑自己解决问题,不仅能降低成本和费用,还能增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赵伟的话铿锵有力、令人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