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焦作/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五一假期,我们这样过
欢乐文化节 喜迎八方客
强化污染治理督导 加大环保工作力度
大力实施“暖心工程”
我市2016年度“周末大舞台” 公益演出活动正式启动
让城市更亮丽
大型话剧《红旗渠》在我市隆重上演
河朔一中:教书育人两手硬
市领导检查景区旅游安全工作
市委党校组织春季班学员 学习考察县域经济发展情况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 年5月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河朔一中:教书育人两手硬
本报记者 董柏生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在武陟县河朔一中,班会时间、周日或者周一的晚自习时间,都是学生们最期待的。学生们之所以期待,不是因为可以暂时摆脱繁重的学习任务,而是期望在这个时候,静下心来去品读、交流老师提供的能触动大家心灵、影响自己言行的文字及视频资料。学校里则把这样的课称作思想品德课。

  也许有人会说,高中学习那么紧张,哪还能顾得上安排这样的课?有这个必要吗?

  “有!太有了!”河朔一中高二年级主任雒鹏举深有感触地告诉记者,“学校教育不仅是让学生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品格!德育教育太重要了!”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河朔一中,部分学生经常在吃饭时间、晚上放学时间发生冲突,晚上外出上网、影响课堂秩序的事情也时有发生。对于这部分学生,老师难管、家长无奈。

  “这个阶段的学生易受外界干扰,容易冲动,对自己的一些行为习惯和一些事情缺乏辨别能力,比如骂人、不懂得尊重别人、聚堆起哄闹事等。但是,他们可塑性强,容易矫正,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帮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孩子们是可爱、可教的,教孩子们做人行事太重要了!”从事高中教育管理20多年的雒鹏举说。

  对思想转型期的学生不能搞空对空的说教。雒鹏举不断思考如何改变部分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校园环境。

  经过深思熟虑,雒鹏举决定还是要从德育教育入手,从高一年级试点抓起。高一下半学期,针对学生特点,高一年级每周都会利用班会时间、周日或周一晚自习时间,印发有关家庭、善良、诚信、社会生活、团结友爱等比较有说服力、能触动人心灵的德育教育材料,或者播放一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励志立德的视频资料,由班主任组织学生学习讨论、点评互动。

  尽管每周要抽出时间找资料、印资料,可老师们并没有认为这是负担,和孩子一同分享,看孩子们慢慢转变,班风好了,是他们最快乐、最欣慰的;尽管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还要学习做人的道理、行事的原则,可学生们并没有觉得是一种压力。不用灌输,开心交流,潜移默化中丰富自己,改变自己,是他们最兴奋、最乐意接受的。通过学习讨论《50个体现修养的处事细节》《看不见的教养》《无声的尊重》等文章,孩子们懂得了如何做一个优雅的人。通过研讨《妈妈写给读高一的儿子的长信》《优秀生的十大好习惯》《告诉孩子为什么要上大学》《与众不同的背后是无比寂寞的勤奋》等文章,孩子们从内心深处理解了老师和家长的良苦用心,懂得了珍惜,明确了自己的定位。

  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传统教育仅半年时间,高二26班班主任张春先就看到了效果:“之前,学生们不尊重父母,不遵守纪律,不懂规矩、礼节的现象比较普遍,甚至有学生当着老师和同学的面,呵斥来看望自己的父母。通过一段时间的互动学习,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现在学生们的思想觉悟有了很大提升,也最喜欢上德育课,有学生还给我留言,要做一个有教养的人。”

  如今,在武陟河朔一中,把德育教育融入紧张的高中阶段学习,正由试点逐步推广到各个年级、各个班级,这种不说空话,不讲大道理,不求大理想,只要小目标,师生互动,稳定情绪,规范言行的教育方法,也逐渐显现出了作用。①7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