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通过给手机、电脑发送链接和植入木马盗窃资金类案件在我市呈上升趋势。此类案件中,犯罪分子为获取不法利益,发送具有欺骗性内容的短信,诱惑收信人点击网址链接并趁机植入木马,从而窃取受害人手机中的相关信息,对其银行资金等实施盗窃。
案件一
5月3日16时30分,张某报案:5月1日22时,张某的女儿在家用手机在淘宝网购买一支价值20元的铅笔,后又不想要了,遂与对方联系退款事宜。对方让其进入另一家网站进行选购换货,并要求加QQ。对方通过QQ发来一个网络链接,声称打开链接登录支付宝账户才能退款。张某的女儿按照要求打开链接,登录支付宝,并将收到的验证码发给对方。当日22时55分至23时24分,其女儿的手机先后接到8笔消费短信,共计消费12996.1元。意识到被骗,其女儿随即拨打支付宝客服电话,要求将账号冻结,但无法查到之前的款项转到了哪里。
案件二
4月24日23时12分,陈某报案:当日22时,陈某在市区的家中收到一条手机短信,内容为“陈某家长学生纪律成绩”,短信内容下面还有“中国移动”4个字。陈某打开短信并点击“纪律成绩”,遂发现手机无法接听电话,短信被删除,其银行卡资金分3次被盗刷,共计2998.8元。
警方提醒
对于此类情况,首先,要有个人信息自我保护意识,上网时不随意泄露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尤其是网上貌似金融机构发送的手机短信验证码等,这些验证码可能就是木马。其次,上网时不要点击不明链接,尤其是陌生人发送的链接或者下载的非官方软件。第三,智能手机和网银用户要对手机定期杀毒,各种银行卡、支付宝转账要通过官方网站下载的APP软件进行操作。如果手机、QQ、微信等收到不明链接,应采取“不理睬”的态度,不点击、不查看,避免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