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学习实践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中国制造”应成为高品质代名词
“L”型释放哪些经济信号?
改革要朝着“两个有利于”方向前进
党员领导干部操办红白喜事,可以邀请服务对象吗?
新一轮经济改革的结构性特征
在“两学一做”中锤炼“四种思维”
公务员不是就业首选,好事!
“两学一做”怎么学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 年5月1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公务员不是就业首选,好事!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近日,上海开放大学信息安全与社会管理创新实验室与复旦大学社会治理研究中心联合发布了《大学生心态调查报告(2016)》。调查报告显示,在就业的理想去向中,外资企业、自主创业和事业单位最受青睐,分别占23.4%、21.1%、20.0%,而将公务员视为理想职业的比例仅有8.6%。

  “铁饭碗”不再是“香饽饽”,反映的是大学生就业去向选择的多元化,也是近年来“国考”降温的真实写照。通常在人们的印象中,公务员意味着稳定、舒适,长期以来被毕业生视为较好的职业。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观念的转变,人们对公务员的看法也发生了改变。

  大学生受过良好的教育,单一的职业选择容易限制他们的发展,而且势必会形成岗位“僧多粥少”的局面,造成人才资源的浪费。大学生都挤破头去捧公务员这个饭碗,未必是好事。一个制度完善的国家,应该要让人才各尽所长,而不是让他们过独木桥,在有限的空间内施展自己的才华。

  不过,大学生“国考”降温不能否定公务员的存在价值。公务员,顾名思义是为公众服务的人员。由于受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官本位”思想的影响,人们常常把公务员和官员混为一谈。掌握权力的官员在行政体系中毕竟是少数,绝大部分的公务员工作在基层岗位,每天需要和老百姓打交道,与其他的职业并没有太多的区别。说到底,公务员也是普通的职业,没有那么神秘,在中央强力反腐的今天,做公务员更不可能意味着享受特权。如有志为公众服务,公务员不失为大学生毕业后的一种选择。

  “国考”降温体现了大学生的多元择业观,也体现了时代的进步。就业问题关系国计民生,作为政策的制定者,政府也应该完善人才就业发展机制,规范劳动力市场,鼓励大学生回乡就业、自主创业,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提供帮助。 (据《中国青年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