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麦田守望者】:今年5月8日是第69个世界红十字日,我市红十字会在市东方红广场开展了造血干细胞志愿者招募活动,我也加入了志愿者队伍。在参与时得知,造血干细胞只有十几万分之一的几率配型成功,而在咱们焦作的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加入中华骨髓库的有410名员工,其中有6名配型成功并捐献成功,实现了配型成功一个捐献一个,没有一人反悔。该公司还有3名员工分别获得了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银奖和铜奖。我真心佩服!
多氟多员工缘何能创造出如此爱心奇迹?带着网友的好奇,记者近日走进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倾听了该公司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的心里话。
镜头一:省人民医院血液科的移植病房里,一名“病人”平静地躺在床上,正在进行一次特殊的血液采集。经过近4个小时的血液分离,医护人员从这位“病人”身上成功采集到227毫升的“生命种子”。这袋“生命种子”最后输入一名北京的白血病患者体内,成功挽救了这位患者的生命。
这是今年1月12日,多氟多新能源公司员工梁国明捐献造血干细胞时的场景,他也是今年我省第一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说不紧张那是假的,当时我躺在省人民医院血液科的移植病房里,临近采集时,医生走过来问我感觉如何,当时我就像是去蹦极的游客,之前豪气万丈,到了山顶却有些害怕,我回了医生一句‘没事儿’,但分明听见自己心脏快速跳动的声音。”梁国明说。
梁国明是在公司的影响下成为骨髓捐献者的。在他进入多氟多之前,该公司已经举行过3次造血干细胞采集活动,并在公司内部报上多次刊登活动消息,还刊登了公司第一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任抗战的事迹。梁国明从中了解到,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治疗白血病唯一有效的手段。善良的他决定加入捐献活动,并在2015年6月10日市红十字会与多氟多举办的造血干细胞血样采集专场活动中,与其他100多名员工一起加入了中华骨髓库。
镜头二:在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多氟多新能源公司员工毋成成到市人民医院体检,可体检结果显示其白细胞指标偏高。在这种状态下捐献造血干细胞,可能损害捐献者的身体。
“前几天我连续加班,有点儿感冒,体检结果不一定准的。”毋成成摸着脑袋笑着说。
面对体检结果的异常,毋成成没有动摇,找到原因并调整身体后,重新进行了体检,结果完全符合捐献条件。他用行动表明,自己的捐献完全是心甘情愿的,为此还花了不少时间说服父亲。“爸爸听说我要捐献干细胞,非常担心我的身体,为这事儿没少红脸。在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公司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的共同劝说下,爸爸了解到捐献骨髓并不伤害身体,才最终同意。”
是什么让毋成成这些捐献者如此执着?是多氟多公司这样一个温馨的家。这里处处洋溢着健康向上的文化气氛,每个员工都能够感受到家的温暖和团结向上的力量。健康、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多氟多人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成为提升企业形象和整体素质、推动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精神动力。该公司每逢重大节日,都要向各类福利院、敬老院等机构赠款捐物、奉献爱心;每年拿出一定款项,向困难群众、贫困学生提供救助。
镜头三:2012年3月15日,多氟多员工任抗战到第九十一中心医院参加该院举办的“千人献爱心,志愿捐献造血干细胞”活动,并作了关于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报告。
作为我市的道德模范,任抗战先后在2012年和2015年参加由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等部门主办的道德模范基层巡讲活动,分别在河南理工大学、焦作大学以及中站区、解放区等地作专题报告。他在报告中讲述了自己十几年无偿献血和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经历,用实际行动证明这些爱心行为不仅无损健康,而且能引领新风正气,挽救他人生命,是山阳大地不可缺少的正能量。他号召大家行动起来,加入中华骨髓库,为更多的血液病患者带去希望。
“造血干细胞的匹配是个小概率的事情,但如果有足够的基数,小概率就会变成大概率,我的心愿就是希望更多的人加入中华骨髓库,去挽救更多人的生命。”任抗战说。
“感恩、求真、向善、唯美”是多氟多的企业文化,这已经在多氟多人的心里生根、发芽,也必将枝繁叶茂。这410人不仅是奉献爱心的骨髓捐献者,更是坚守希望与奇迹的创造者。相信多氟多人的这种大爱一定会传递下去,为更多的血液病患者带去生命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