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文化焦作 上一版3  4下一版
“焦家”瓷盘掀开“焦作”来历面纱
清官本色
窑火神工
芬芳泥土塑人生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 年5月1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清官本色
范光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很久以来,我一直认为,封建时代的清官形成大都有一定的历史背景,或者是统治阶级根据自身需要树起的榜样,抑或是百姓在感恩式传颂中逐渐神话起来的高大形象。当我来到了温县赵堡镇南保封村李棠阶故居之后,突然意识到,历史上还有一种清官,可以叫作本色清官。

  本色清官的特点是清正廉明已经渗透骨髓,潜伏在他的每一处神经末梢。他的所有意识行为,都自觉不自觉地被清廉左右,是一种不加任何修饰的本能。清代道光、咸丰、同治三代帝师、太子太保李棠阶,就是从怀川大地走出的真正意义上的本色清官。

  和历史上很多正直清廉的官员一样,李棠阶出身贫苦,幼年丧父,母亲含辛茹苦抚养他。虽然他天赋异禀、聪明异常,却从来不敢和母亲提起上学之事。家乡有一位叫任若海的私塾先生,学问很大,教学有方,方圆百里的学生纷纷前来求学。李棠阶就利用捡柴火、割猪草的空闲时间来到学校的窗外听课。他生性聪明,先生刚刚教过的文章,他在窗外就学会了。课堂里的学生背书背不出来时,李棠阶还常在窗外提示。有一次,先生看到了,就把李棠阶叫进屋仔细询问。任若海看到李棠阶聪明善良,人才难得,就找到其母,许诺免除李棠阶的学费,并让他吃住在自己家里,就这样,李棠阶上学了。后来,李棠阶一路过关斩将,在道光年考中进士,完成了书生到官员的蜕变,成为大清国的重臣,任若海也因此成为怀川名师。

  文清是清官的荣誉。或许是因为李棠阶特殊的身世经历吧,仕途之中的他对文清看得很重。

  李棠阶是清代的理学大家,诗文书法也堪称当时楷模。他在翰林院供过职,还干过礼部尚书。有一年科考季节到来,他被朝廷委派到江南当主考。一到江南,他就微服私访,了解当地考生的愿望和诉求。他察访到一些家庭贫困的书生因缴不起昂贵的考试费用而被拒于考场之外后,当即命人张贴布告,宣布取消考试入场费。消息传出,考生们奔走相告,欢喜异常。数日之间,报名者不可胜数。当年考试后,很多考生为了感恩,集资做了千人衣、万人伞送给李棠阶以示敬仰,但被其婉言谢绝了。

  官清是清官的主题。李棠阶深谙其中道理,因此在他的为官生涯中,惩恶扬善成为他的坚守。

  1860年3月,两江总督何桂清在与太平军的战斗中因指挥不力而丢了常州城。贪生怕死的何桂清临阵脱逃,几十名当地士绅冒死跪求何桂清不要丢下百姓城池,怎奈何桂清一心逃命,令卫士开枪打死了十九名士绅逃出常州,隐匿到上海避难。大理寺卿李棠阶闻讯怒不可遏,力主惩办何桂清。后来,在李棠阶的主持下,何桂清被革职拿问,并于1862年12月处死。在这件事情上,因为何桂清在朝廷内势力盘根错节,李棠阶的阻力很大,但他几次向慈禧太后慷慨陈词,坚决主张处死临阵脱逃的何桂清,被后人称为李青天。

  德清是清官的操守。李棠阶为官为人的品德都极为高尚,对贪官的恨和对百姓的爱都表现得十分强烈。

  道光二十五年,李棠阶因违例录取老年武生,被清廷连降三级调用。在朝中闲着无事,李棠阶还想为百姓做点事情,主动申请到河朔书院教书。次年,怀川发生水灾,房屋倒塌,灾民遍地。李棠阶看着在水深火热中挣扎求生的乡亲们,几次到官府陈情放赈,都因为自己已经无职无权,被地方官员借故回绝了。

  李棠阶无奈,回到家里变卖所有家产,只留下勉强可以度日的口粮,在自家院外每天向灾民发放救命粮食,一直持续了几个月。

  身清是清官的坚持。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可见旧时官员敛财的普遍,而李棠阶却能在清代腐朽的官场上保持一身清白。

  中国封建社会的家族祠堂是极为重要的氏族象征。李棠阶作为李氏家族的代表人物,三朝帝师、一品大员、太子太保,当然对这件事不能轻视了。李棠阶回乡丁忧期间,几次与家族长辈们商议修建祠堂的事情,并答应由他来筹集款项。可是,李棠阶实在太清正廉洁了,不贪不占也不允许家里人有任何非分的欲望,一直到他去世都没有筹集到可以修建祠堂的款项。后来,还是家族中的众人共同筹资,修建了一个十分简陋的祠堂。

  李棠阶对待工作可以说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每天办公结束后,他都要反复回顾检讨这一天的工作,看看有没有失误和值得改进的地方,并且记下工作心得,以便日后随时查证。如今,存放在河南省图书馆和新乡市图书馆的李棠阶日记,是保存最为完整的一部封建官僚日记,记录了一位真正清官非凡的一生。

  翻阅李棠阶清正廉洁的一生,我们不仅找到了一个榜样,而且竖起了一面清晰的镜子,让每一个人在这面镜子前整理自己的道德和灵魂。

  (作者为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