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杜玲)日前,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对我市住房公积金归集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调研并给予高度评价,建议市政府认真总结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标准化管理服务的先进经验,并在全市推广。
记者了解到,我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从转变思想观念、创新服务体系等方面入手,在业务办理过程中始终坚持“精简审批事项、压缩审批时限、减少审批环节、方便群众办事”的服务原则,严格按照审批标准化、流程标准化、服务标准化、监督考核标准化、现场管理标准化的要求开展工作,为办事群众提供最优质服务。
据了解,截至今年3月底,全市共有4128家单位缴存了住房公积金,缴存职工达26.05万人,占全市职工的85.45%。去年,我市共发放住房公积金贷款18.83亿元,提取公积金9.32亿元,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占全市个人住房贷款比例超过70%。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实施,在增强职工住房消费能力的同时,对促进我市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完善管理体系 确保公积金安全
记者了解到,为规范住房公积金的缴存和运行管理、确保资金安全,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建立了一套规范的运行和管理体系。
实行分权管理。该中心从约束领导权力行为入手,建立了重大事项由住房公积金管委会集体决策的工作机制;对审批过程实行分段管理,具体工作分别由不同的科室操作,形成了相互制衡的权力运行机制。
实行制度管理。近年来,该中心先后制定了住房公积金业务操作标准、贷款实施细则、考勤管理制度、住房公积金业务工作责任追究办法等制度,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业务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实行科技管理。该中心通过研发新一代公积金综合业务管理系统,在系统内部设置系统控制红线,凡是发现有违规操作发生,系统将自动终止。此举避免了工作人员的业务差错并且风险系数也随之降低。
实行内部审计。该中心对信贷、归集、支取、财务等业务工作开展内部审计。其中,对风险级别最高的信贷业务,实行贷前审和每日审的事前审计;对中层干部调整时,进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确保他们“交得清楚、接得明白”。2011年以来,该中心连续5年实现贷款审批“零违规”、贷款资金“零逾期”。
扩大归集覆盖面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从2012年起,市委、市政府连续两年将扩大住房公积金覆盖范围列入十大民生工程,出台了关于扩大住房公积金覆盖范围的实施意见,初步形成了市、县、区联动,各职能部门和单位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目前,我市已完成卫生系统聘用人员、乡镇卫生院工作人员、大学生村干部等群体全员建立并缴存住房公积金工作,在全省率先为多个行业的劳务派遣人员建立了住房公积金,对导游、出租车行业从业人员建立自主缴存专户,鼓励自由职业者、个体工商户自主缴存。
从2011年至今,我市新增缴存单位1449户,新增缴存职工11.4万人。
创新服务体系 提高服务质量
审批标准化。该中心制定了住房公积金行政职权目录和权责清单、住房公积金作业指导书等,进一步规范审批事项,通过将审批权限向大厅集中、设立大厅首席代表等举措,使办事群众能够在大厅享受一站式办结服务。
流程标准化。该中心通过使用新一代数字公积金业务管理系统,所有业务均在系统设置流程内执行,各环节的职责、权限、操作步骤等完全固化在操作流程上。
服务标准化。该中心开通并拓展客服热线、微信公众号、短信平台、网上服务等服务功能,完善制度流程,使网上服务实现了标准化管理。
监督考核标准化。该中心通过建立电子监察系统,实现了对所有网点工作人员工作服务的全程监督;将内部考核评价奖惩工作交给第三方完成,使监督管理更加科学、公平。
现场管理标准化。该中心引进国际先进的6S企业现场管理理念,对服务现场的人员、物品、设备、环境等要素进行更加科学的精细化管理,将色彩管理、定位管理、状态管理等十几项6S核心管理内容融入服务的每个细节,形成提供优质服务的良性机制。①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