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张冬)上周,天气复杂多变,时而风雨交加,时而艳阳高照,给城市管理和卫生保洁工作带来了许多困难。马村区城管局采用人机配合的工作方式,加强对辖区道路的清扫,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该局于去年4月份开始采用人机配合机械化环卫作业模式。当时,该局购进9台环卫作业车辆,负责辖区4条重点道路的保洁工作。每天清晨,该局3台吸尘车先上路,把辖区解放路、文昌路、建设路、人民路上散落的垃圾清扫干净,然后洒水车出动,沿路洒水,抑制扬尘。
“我们的吸尘车和洒水车每天要清扫两次、洒水四次,保持城区道路湿润。”该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有了这么多环卫车辆,环卫工人是不是可以减少?
“我们的环卫车辆虽然增加了,但环卫工人不能减少。”该局工作人员说,“首先,马村区的环卫作业面积比原来增加了20多万平方米,达到130多万平方米;其次,如今上级部门对道路保洁的要求提高了,如果减少环卫工人数量,道路卫生保洁将很难达到上级要求。”
据了解,该局由过去人工推着三轮车、拿着扫帚边走边扫的日常保洁模式转变为机械化环卫作业模式后,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人机配合日益娴熟,吸尘车和洒水车主要负责快车道保洁,环卫工人则负责清除人行道、慢车道和绿地的杂物,确保废弃物落地停留时间不超过15分钟。
“人机配合加强道路清扫保洁,就要提升保洁水平、提高保洁效率、增加保洁频次,努力实现道路清扫保洁无空档、路面杂物随产随清。”该局工作人员说。
文昌路南段受过往货车抛撒影响,路面常有碎石、黄沙,人工清扫十分困难。5月15日,记者在这里看到,吸尘车经过之处,碎石、黄沙都被清理干净,大大提高了环卫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