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太极拳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太极精英赛探索办群众性赛事新模式
第二届(正阳)全国太极拳精英赛 孟州市代表队获佳绩
美国华侨夫妇的 太极情
陈式太极拳打到纽约时代广场
全国武术太极拳公开赛在福建邵武开赛
每周一式
担起打造太极文化城的责任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6 年5月1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担起打造太极文化城的责任
——访陈式太极拳第十一代传人陈小旺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本报记者 王 言

  5月15日,记者在我市山阳建国饭店采访了出席2016年中国太极拳精英邀请赛焦作分赛区的太极拳大师陈小旺。

  面前的陈小旺面色红润,步履轻快,皮肤紧致,怎样看都不像年逾七旬的老人。“打太极拳就是最好的养生,悟太极文化就是最好的养性。”陈小旺说,习练太极拳最大的功用是修身养性。修身,就是使身体健康;养性,就是使心智本性不受损害。每个人的生活、工作都会有烦恼和错误,但强健的身体和坚韧的意志,能够帮人解决这些困扰。不管外界千变万化,我自岿然不动,还有什么能够击倒你呢?这就叫立于不败之地。

  陈氏十九世、陈式太极拳第十一代传人,太极拳著名传承人,当代陈式太极拳代表人物之一,对于陈小旺来说,荣誉可谓多矣,有两个荣誉,他认为更有意义。一是由文化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务院侨办、广电总局和中央电视台共同主办的“中华之光——传播中华文化年度人物评选”中获评的首届“传播中华文化年度人物”称号,二是获评“太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称号。

  “三十万洋弟子,一位大宗师。陈式太极源于道,承于先祖,从前秘不示人,如今传播海外。音乐的韵律,哲学的内涵,美的造型,诗的意境。他让国粹走出国门造福人类,他开创了功夫传承文化的新境界。”正如“传播中华文化年度人物”颁奖词所说,传承和传播太极拳和太极文化,是陈小旺毕生所愿。为更好地在全世界传播发展太极拳,他成立了世界陈小旺太极拳总会,在5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分会,在世界各地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达30万人。

  采访中,陈小旺用“散火种”三个字,形象地阐述了他传播太极拳和太极文化的思想。他说,太极拳像一条龙,生在陈家沟,飞到祖国各地,又飞向世界各国。人们打着太极拳,眼望着北京,心里想着陈家沟。

  对于肩负的传播、传承重任,陈小旺这样算了一笔账:都说太极拳风靡全世界,有几亿人练习,但还有90%的人根本不知道太极拳,也不了解太极文化。作为一名太极拳传人,传播、发展太极拳是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我们要努力在世界各地把太极拳开展起来,让更多的人参与,让更多人从太极拳中受益。

  多年在国外传授太极拳,陈小旺感受到在海外太极拳越来越受到欢迎:美国专业医疗研究机构专门研究太极拳的健身和平衡功能,有家医院把练习太极拳作为克服焦虑情绪的首选;德国一家保险公司把打太极拳纳入医药费报销范围。陈小旺说,太极拳是中华瑰宝,期待进一步加大投入和宣传,让太极拳和太极文化真正成为中国人的精神食粮。

  当前,建设太极文化城是我市的“五城”战略之一,如何打造太极文化城,陈小旺谈了自己的想法。

  他说,焦作是陈式太极拳发源地,焦作应该用好这个金字招牌,建设太极人才培养基地,从娃娃抓起,从学生抓起,阶梯式培养和输出太极拳人才,让每一个走进焦作、走进陈家沟的人,都能感受到太极故里的浓厚氛围。听说焦作“十三五”期间将建成太极拳文化大学,面向国内外培养太极拳、太极文化传播人才,陈小旺非常赞许。他表示,再忙、再累,只要家乡一声召唤,他绝不迟疑。太极拳文化大学建成后,他很愿意到大学授拳,为传播太极拳和太极文化尽一分绵薄之力。“我是祖国培养出来的,我的家在焦作陈家沟。祖国是我的根,陈家沟是我的根,无论走到哪里,我都不会忘记祖国和家乡。我一直坚信落叶归根。”陈小旺说。

 
3上一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