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焦作/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市人大常委会举办《森林法》知识讲座
一季度我市规模以上工业收入超千亿
图片新闻
守住青山 打造生态宜居城
焦作市环境保护工作委员会 关于突出环境违法行为微信有奖举报的公告
路宽城美人心畅
强化监督问责 保障精准扶贫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 年5月1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守住青山 打造生态宜居城
——市政协委员、民建会员建言我市林业资源保护工作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本报记者 张 冬

  “焦作目前有6个国有林场,全市林业用地面积162.2万亩,森林覆盖率30.92%,活立木储积量503万立方米。”近日,市林业局局长朱玉正在市政协林业资源保护工作月协商座谈会上向与会的政协委员、民建会员介绍我市林业资源情况时说。

  “不过。”朱玉正话锋一转,“虽然我市林业资源丰富,但保护工作容不得一点儿马虎,一旦发生山火,这些成就就会毁于一旦,要想恢复,不经历十年、八年很难。”

  我市是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比较脆弱,要在经济转型上做示范,尤其要注重生态建设,大力构建林业生态网络,打造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保护好林业资源十分重要。林业资源保护工作的难点在哪?怎样保护我市来之不易的青山绿水?谁来保护?带着这些问题,市政协组织政协委员、民建会员对此开展了实地调研,并召开座谈会与有关职能部门共同协商议政。

  4月中旬,市政协组织部分政协委员、民建会员,到市森林公园、焦作林场红砂岭绿化基地及矿山治理区、河南省太行山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北业生态监测站、修武县云台山森林防火监控中心等处,实地察看林业生态体系建设。

  调研当日,当调研人员走在我市北山上的国有林场中时,伴着徐徐清风,听着清脆鸟叫,市政协委员、市林业工作站站长冯晓三的心情十分舒畅。这种舒畅没持续多长时间,就被一棵倒下的柏树破坏。这棵柏树被连根拔起,根部被锯掉。

  “现在在一部分人中间流行玩木头,一些人为了赚钱铤而走险,私挖滥采的现象屡禁不止。”冯晓三说,“虽然林业部门采取了不少措施严防死守,但盗挖分子总能找到空子。”

  为有效保护林业资源,近年来,市林业局先后开展了严厉打击涉林违法犯罪的“天网行动”“利剑行动”“百日会战行动”等专项行动,全市各级森林公安机关对各类涉林案件立案1103起,查处1062起,打击处理违法人员1148人。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焦作人,头脑里一直有个固有观念,那就是我所生活的城市,是一个气候干燥、资源枯竭的内陆小城,虽然北依太行、南临黄河,但因多年来的开山采石和不注重环境保护等多方面原因,不仅林木越来越少,河流也逐步萎缩,如果不是参加此次林业资源保护调研,可能这种固有印象还将在我脑海里继续存在。”调研中,市民建会员、焦作国龙置业有限公司总会计师侯学忠如此感慨,“所以,与林业生态资源保护工作同等重要的,就是林业生态资源保护的宣传工作。我们需要通过更有效的宣传方式,来让更多的市民了解我市的林业‘家底’,并且发动更多的市民参与到林业生态资源保护工作中来。”

  针对森林防火的严峻形势以及愈演愈烈的私挖滥采等涉林违法现象,市政协委员、市民建驻会副主委焦崇奎建议我市从加强林业执法队伍建设着手。“要大力推进林业综合行政执法力量整合,统一林业行政执法程序、文书等标准,解决多头管理、力量分散、标准不一等问题,弥补专业执法人员不足的问题;要加强森林执法、森林公安基础设施建设,在安排生态建设和资源保护经费时,优先安排森林执法设施建设和装备,以满足最基本的办公、办案需求。”焦崇奎说。

  除了做好森林防火和打击私挖滥采行为以外,病虫害是影响林木正常生长的主要障碍之一。市民建会员、市农业局农广校校长吕继成建议:“要建立健全森林病虫害防治和应急防控保护专业机构,整合林业、绿化、城建等资源,探索和引进森林病虫害防控新技术,在无人区的山上进行飞机防治。”

  “只有保护好林业生态环境,实现林业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才能为我们的生产活动提供源源不断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同时也为我们提供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良好生态环境。”市政协委员、沁阳市政协副主席王小庆在座谈会上说,“我们近年来在林业资源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目前仍有较大的资金缺口,还不能适应林业生态保护发展的需要。要解决这些问题,除了国家加大投入外,对林业资源的适度开发利用,使其产生经济效益,实现自身良性循环非常必要。”①7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