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中国(郑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经省政府批准,66条创新举措“大礼包”落地,吹响了我省全面建设跨境综试区的“进军号”。
《方案》中最大的政策红利是:我省首批66条创新举措落地试验,涵盖促进产业发展、优化监管举措、完善综合服务、促进“双创”、探索跨境电商新规则等方面,积极推动跨境电子商务自由化、便利化、规范化发展。
根据《方案》,我省将加快构建信息支撑、物流带动、线上线下融合、多部门协调联动、通关一体的跨境电子商务新型监管服务模式,促进专业跨境电子商务服务企业、外贸企业、工业企业、中小网商积极参与,第三方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和自建平台相互补充,B2B、B2C、O2O(线上线下)等多种业务模式共同推进,扩出口促转型,扩进口促消费。
按照计划,我省力争到2018年,培育50家省级跨境电子商务培训孵化基地、100家省级跨境电子商务示范园区,设立100个省级公共海外仓,重点扶持1000家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发展,全省电子商务年交易额超15000亿元,其中跨境电子商务年交易额超3000亿元,实现一区多园、一园多点、多主体运行、多模式发展的跨境电子商务新格局,总体发展水平居中西部前列,探索出在中西部地区可复制推广的经验。
据悉,郑州综试区按照“立足郑州、梯次推进、带动全省”的总体要求,分三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为在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单一窗口”综合服务平台登记备案的,在郑州市开展业务的各类市场主体;第二阶段拓展到在“单一窗口”综合服务平台登记备案的,在洛阳、开封、南阳、焦作、三门峡、信阳、新乡市开展业务的各类市场主体;第三阶段拓展到在“单一窗口”综合服务平台登记备案的,在全省其他地方开展业务的各类市场主体。 小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