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漯河市党政考察团莅焦考察
全国首个小麦博物馆在温县开馆
再深入 再精准 再求效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今日看点
省政协调研组莅焦调研
山里人通达小康的“绿色天路”
焦作荣膺“中国优质小麦之都”称号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 年5月2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国首个小麦博物馆在温县开馆
王铁郄建伟王小平徐衣显等出席揭牌仪式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本报讯(记者杨丽娜 见习记者翟倩倩)麦浪滚滚、丰收在望。昨日上午,全国首个小麦博物馆在“小麦之乡”温县落成开馆,为我国农业领域又增加了一座专业博物馆。副省长王铁,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副会长郄建伟、协会小麦分会秘书长赵奕,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王庆,省扶贫办主任张继敬,省农科院院长张新友,省农机局局长凌中南,省委农办副主任马万里,省农业厅副厅长魏蒙关,省粮食局副局长乔心冰,省粮食行业协会副会长邓瑞鑫,市领导王小平、徐衣显、王建修、杜宇出席揭牌仪式。

  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所研究员、小麦遗传育种专家、中国作物协会常务副理事长辛志勇,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河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尹钧,河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省政府参事崔党群,洛阳市农林科学院院长、研究员、小麦首席专家张灿军,河南农科院原小麦所所长、研究员、小麦专家王绍中,周口市农科院副院长、河南省小麦种质改良工程中心主任、研究员殷贵鸿等农业专家应邀出席揭牌仪式。

  市委副书记、市长徐衣显在致辞中代表焦作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对小麦博物馆的揭牌开馆表示祝贺,对各位领导、各位来宾的到来表示欢迎,对长期以来关心支持焦作农业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感谢。他说,小麦是人类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世界各地广泛种植,而焦作种植小麦的历史可以上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粮稳则天下安。一部粮食种植史,就是一个地方乃至一个国家的发展史。在温县建设全国第一个小麦主题博物馆,对于记录、展示、传承小麦种植历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对于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温县、焦作乃至河南小麦的影响力也有重要作用。温县要加强科学管理、提升办馆水平,真正将小麦博物馆打造成全省、全国弘扬农业文明和小麦文化的宣传基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示范基地和全国一流的标准化、现代化专题博物馆。同时,希望温县以此次落成开馆为起点,坚持科技兴粮、培育产业、打造品牌,扎实推进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为焦作优质小麦之都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崔党群在致辞中说,全国小麦看河南,河南小麦看焦作,焦作小麦看温县。温县是全国著名的小麦高产县、全国优质小麦种子基地,“温麦”系列小麦品种的发源地,引领了河南省小麦品种的更新换代,为全国粮食高产创建作出了积极贡献。小麦博物馆的开馆,必将为收集、整理、展示中国小麦,传承农耕文明提供良好的平台,也将为世人了解中国小麦、了解温县农业增添便捷的窗口,还将成为普及小麦科学的科普基地。希望温县今后在小麦种子培育和高产创建方面作出更大贡献,永做小麦生产的排头兵。

  据了解,小麦博物馆位于温县粮食高产核心区祥云镇,占地18亩,主体建筑面积3995平方米,按照麦之源、麦之脉、麦之梦、麦之乡四大部分,通过生态、实物、场景、互联网技术与现代声光电相结合的形式,全面展示小麦的起源、传播、发展和未来,诠释了源远流长的农耕文明和小麦文化。

  揭牌仪式结束后,与会领导与嘉宾参观了小麦博物馆,并到祥云镇大尚村高标准粮田进行了实地调研。①5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