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的时光是从容的,清晨起来,睁开眼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手机看微信。朋友圈里每天都会有微友发的各种励志信息,满满的都是正能量。
打开手机的QQ音乐,让旋律在房间里流淌,一个深呼吸,氧气裹挟着三三两两的音符注入身心,轻松而惬意。
窗外两只鸟儿飞来飞去,它们在提醒我,我们的早餐在哪里?这两只鸟宝宝在我们搬进高楼后就与我们做起了中国好邻居。为了做永久的邻居,它们还是蛮拼的,硬是用雉嫩的小嘴在坚固的空调外接管的墙上生生啄出一个小巢。两只小鸟像小精灵一样飞翔着,给我们这个家带来了无穷的生机和快乐。我每天都要站在窗前与它们对视交流,它们会欢蹦乱跳地在窗前飞旋栖落,用小嘴敲击着窗户玻璃,与我倾心长谈。为了保护它们的家园——那个几乎与卧室相通的鸟巢,我们忍受着一年四季大风天从鸟巢挤进来的灰尘及鸟儿的排泄物,始终没有把那个鸟巢封住。因为这些与鸟儿带给我们的快乐相比,实在是微不足道的。我像呵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呵护着这两只小鸟。阳台上总有我给鸟儿放的蓄满水、盛满小米的小碗。遇到刮风下雨变天时,我总像守望儿子一样守望着它们,看看它们是否已安全回巢……
问候过可爱的鸟儿后,我依旧到楼下的那家农贸市场买新鲜的蔬菜。在我经常光顾的那家菜摊前,我正挑选着红红的番茄、嫩绿的黄瓜……忽然,我的眼球被一道奇特的风景所吸引,在老板娘皱巴巴甚至有些脏兮兮的衣襟上,别着一朵白色的有茶杯口那么大的花,虽然花瓣的四周已经焉了,泛着枯萎的淡黄色,但它却把老板娘平日里表情单一的脸衬得颇有精神。虽然我不谙花语,但我敢断定,这绝非花店里那些高雅得只能点缀豪宅的娇娇嫩嫩的花,虽然它已经开始枯萎,但它却迸射出一种无法遮挡的生命力,尤其是这朵花盛开在一个菜农的衣襟上,那种天然野性的光芒穿透着俗世。一个普通的劳动者,在养家糊口的艰辛劳作中,仍然保留着一分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敬畏,让我对她肃然起敬。
当我大包小包气喘吁吁地上到六楼时,我被眼前的情景深深吸引住了。只见一个女孩儿正坐在楼梯的拐角处,手中捧着一张报纸,专心致志地读着,她那稚气的脸上流露出一种恬静陶醉的神情。多年来,我养成了一种习惯,每个周末都要把读过的报纸过滤一次,把剪裁过的、开过“天窗”后的报纸整理好,堆放在门外的纸箱中,作为废品处理。
几缕阳光从楼梯的花墙上射了进来,洒在她那身宽大的印有“家政服务”字样的制服上。一时间,我竟呆呆地站在那里,静静地凝视着女孩儿那红扑扑的小脸。女孩儿仰起了脸,看了看脚下的那摞报纸,满脸歉意地说:“噢,大姐,对不起!我翻乱了您家的报纸。我看完后,就给您整理好,可以吗?”“可以,可以,你看吧!你看吧!”此刻,我的心里倒有一种歉意,是我无意中闯入眼前的这幅画里,惊扰了这个女孩儿,我轻轻地打开家门,好几次,我都忍不住放下手中的活儿,踮起脚尖走到门口,透过“猫眼”,看着那个女孩儿依然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她就像一棵小草,沐浴着阳光,承受着雨露,吮吸着养料,伸展着枝叶。女孩儿看书的神情,简直就是对高尔基名言的最好诠释——“我扑在书籍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她那双大大的黑眼睛里充满了渴望,像一束穿墙而入的阳光,让冷漠阴暗的楼道里温暖起来,亮堂起来,使钢筋水泥丛林中有了一抹生命的绿色。
傍晚时分,朋友相约晚餐,情不自禁地走进一家小饭店。这家小店楼上楼下总共不到200平方米,可它的生意却非常好,每天一到中午和晚上,这里常常食客爆满。一是因它的价位适中,而且色香味俱佳,很适合工薪阶层消费。二是这里布置得温馨雅洁,很有情调,每张铺着绿白格子台布的餐桌上,或插着一枝鲜花,或摆一个小鱼缸,里面游着几尾热带鱼,让人感到亲切舒适。
因常来这家小店,和老板、服务员都很熟。吃过晚餐,起身和老板打招呼离去时,忽然看到老板小心翼翼、不厌其烦地把碗盘碟勺一批批地放进消毒柜里消毒。我随口说了一句:“你这样既费工又费电,顾客又看不到。许多饭店的消毒柜只是一个摆设,基本上不用。你又何必这么认真呢?”老板一边小心翼翼地往里面放着碗碟,一边憨憨地一笑:“顾客看不到,可我心里知道,骗顾客容易,可我骗不了自己的心。”
“骗不了自己的心”,这话说得多实在啊,如果我们的各行各业、我们每一个人做事都能不欺他人、不欺己心,那么我们生活的空间会是多么舒畅啊!
走出这家小店,已是万家灯火,心中被暖暖的春意轻抚着,不远处的广场上,悠扬的音乐中,锻炼的人们正沉浸在“我运动我快乐”的氛围中……
徜徉在大街上,这一天的经历快闪般地在我的脑海中一一掠过,我在想什么是我们这座城市的温度呢?城市是文化的容器、记忆的载体。一座城市的温度,不在于它有多少高楼大厦,有多少旖旎风光,有多少人文景观,也不在于它的经济发达不发达,而在于百姓内心的归属。百姓内心的幸福指数就是一座城市的温度,它根植精神之美,体现于人文之美。今天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悟就是我们这座因煤兴市的太极山水城市的温度,这是春天的温度,这是怡人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