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泥行业全线下行的严峻形势下,国有水泥生产企业能否打破坚冰,实现产销两旺?千业水泥公司干部职工用实际行动给出了答案。从3月中旬开始,该公司日销售总量连破1万吨大关,最高达1.5万吨。4月份,水泥销售27.04万吨、熟料7.1万吨,实现利润99.79万元,其中水泥销售同比增加6.15万吨,创3年来单月总销量最高纪录。
在市场普遍低迷的情况下,该公司是如何实现产销两旺的呢?5月18日,笔者到千业水泥公司进行了采访。
形势教育聚人心
“我们把形势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抓在手上、扛在肩上、牢记心上,以常态化的形势教育,引导职工既认清严峻形势,又看到发展希望,在思想和行动上与企业改革发展同频共振。”该公司党委书记叶岐彦说。
近年来,水泥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市场持续低迷,经济效益急剧下滑。特别是2015年前9个月,千业水泥公司销售均值降至投产10年来的最低点,经营举步维艰,企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在这股来自市场的刺骨“寒流”面前,如何摆脱困境、谋求新的生机,成为每一名千业水泥干部职工必须面对的难题。
按照焦煤集团的安排部署,千业水泥公司及时召开了“当前形势怎么看、面对困境怎么办、着眼发展怎么干”专题形势任务教育动员会,采取公司集中宣讲、分厂日常教育、班组座谈讨论等形式,把远道理讲近、大道理讲小、深道理讲透。一场场宣讲报告、一次次座谈讨论、一句句表态发言,增强了职工的命运共同体意识,凝聚了人心,鼓舞了士气,坚定了干部职工打赢经营销售攻坚战的必胜信心。
严抓质量树品牌
优质的产品质量是支撑企业持续发展的强大基石和生存底线,千业水泥公司坚持走以质取胜之路,严格质量管控,以过硬的产品质量打造金字品牌。
采访中,笔者看到该公司化验室的小黑板上写着这样一句话:“必须抓好各个环节的质量管控,把各项指标严格控制在标准范围内,确保产品质量最优。”为把好原材料进厂关,该公司制定了严格的质量检验标准,先进行市场考察确认质量,再与供应商签订供应合同,并采取互相抽检的方式,提高进厂原材料的取样代表性,实施二次密码抽检,排除人为干扰因素,做到原材料不达标不进厂。在化验数据上,该公司对检验的具体项目、频次和误差范围明确规定,对检验抽查、留样复查、台账登记等程序规范化管理,确保数据准确。在质量管控上,该公司注重抓关键点,在出磨提升机处、熟料拉链机旁、散装水泥库底等重点部位设立取样点,规定取样频次,保证产品时时受监控、批批被检测,对水泥强度核心指标,实行出磨、出厂双重检验,严把产品质量关。
砥砺前行拓市场
“史春雨,你先说说所负责片区的销售情况。下一个,聂继环介绍一下温县市场的销售状况……”5月18日15时许,千业水泥公司销售部,销售部长冯喜红正在主持召开每周一次的销售例会。
今年年初,为打破销售困局,该公司在继续实施区域“一地一策”、客户“一事一议”、站点“一站一法”、领导包片、销售人员定点等措施的基础上,提出了精准营销策略,销售部各销售小组积极奔走各责任区域,对新建、再建、计划开工的工程项目逐一排查,及时跟踪。为开拓新市场,销售人员付出了太多艰辛,不分昼夜蹲守在建设工地的有之,风霜雪雨里先后21次拜访客户才拿到订单的有之,把个人的房产证抵押贷款给用户垫资的有之……在尽心尽力做好各项销售服务工作的同时,该公司对于用户反映的问题,实行全天24小时热情解答,并全程为用户提供产品使用指导及技术咨询。对于用户无法解决的疑难问题,该公司及时制订解决方案,安排专人赶到现场处理,保证用户满意。
采访结束时,该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张新策对笔者说:“虽然目前企业生产销售有了一些起色,但整体形势仍不容乐观,我们还处在整个水泥行业的‘寒冬期’,还有更多无法预料的难题有待我们去破解。但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只要我们干群同心,众志成城,就一定能够熬过今天的苦日子,过上明天的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