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志愿填报是高考录取之前的一个重要环节,关系到广大学子的命运。为了帮助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科学、合理填报志愿,即日起,本报联合市招办及相关专家,在《教育周刊》上开设专栏,就有关高考志愿的填报技巧进行探讨和指导。
“在填报高考志愿时,需要家长和考生有远见和想象力,同时志愿填报的主角应该是考生,家长切不可将自己青年时代未能实现的理想强加在孩子身上,家长应该协助孩子完成志愿填报。”近日,市招办工作人员提醒广大家长。
那么,作为考生与家长,在填报志愿时应注意哪些事项呢?
一要了解报考政策,学习河南省招办的相关政策与各高校的招生简章。二要了解高校的分类。高校有985、211、部属、省属骨干、省属、市属、民办、独立学院、联合办学、中外合作办学等多个层次,不能只看学校名称。三要了解考生适合学哪一类专业。专业只有冷、热之分,没有好、坏之分,因此要了解考生的兴趣特长,尊重考生的意愿。四要根据高校多年的录取分数及考生的省内排名来报考合适的院校。填报志愿时,一定要采取“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的策略。五要把高考志愿与考生的就业、考研、留学统一规划,合理安排。
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来做,面对即将到来的高考,本报联合市招办及相关专家开通咨询热线,指导广大考生如何填报志愿。有此需要的考生及家长,可拨打服务热线13938188706、13598509730进行预约登记,待高考成绩揭晓后,本报将邀请专业人士按顺序为考生填报志愿提供指导。 本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