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新和
魏海超是焦作市振林磁业有限公司一名普通的机修工,岗位虽然平凡,他的内心却始终蕴藏着干事创业的激情。他认为,任何一个岗位都是成才的沃土,就看有没有足够的信心。
2010年2月,魏海超来到该公司成为一名普通的工人,学历不高的他决心在岗位上走出一条人生的新路。他把每月的一半工资用来购买和订阅各种图书资料,省吃俭用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有时间就查阅资料,不仅经常向老师傅请教,还向刚分到公司的大学生学习。刻苦钻研增加了他的知识储备,他破解生产难题的技术也越来越高。
不到一年时间,他就在老员工的指导下设计出了一种自动划片机用电熔瓷片黏料板,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省了大量成本,并在当年12月份成功拿到了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该公司有一个油槽车间,环境不好,满屋机油味,夏天没有电扇,冬天没有暖气,基本上没有人愿意在这里长期干。2012年,魏海超来到油槽车间,他不怕苦、不怕累,一干就是一年多,凭着自己善于创新的优势,把车间的机器全部调整改造了一遍,大大提高了生产效能。他积极向公司申请安装了空调,改善了车间环境,稳定了员工队伍。2014年,魏海超担任公司机修工后,工作更加兢兢业业,在生产一线为员工树立了榜样。他常说,人没有追求,就没有动力;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没有热心,工作就没有激情。
公司领导这样评价他:“凭着对工作高度负责的态度和执着敬业的精神,他深深感染与鼓舞着身边每一个人,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