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开展健康义诊。抽调区人民医院、区偏瘫医院等单位的各科专家,成立包括内科、外科、骨科、妇产科、五官科以及辅检科在内的健康义诊专家医疗队,每年至少两次对全区16个贫困村进行义诊,对贫困群众进行疾病诊断和指导,免费进行测血糖、心电图、B超等检查。
开展健康体检和健康教育。依托全区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辖区贫困群众进行健康体检,定期开展健康教育,做到关口前移,提高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
落实精准医疗扶贫惠民政策。提高新农合保障水平,参合人员利用中医药服务的住院费用补偿起付线以上部分,补偿比例提高5%;实施大病保险补偿和大病补充医疗保险政策;推进重大妇幼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继续有效实施计划生育扶贫政策。
精准医疗扶贫工作开展以来,该区组织各类义诊活动10余次,受益群众2000余人,发放精准医疗扶贫健康卡、家庭保健箱500余份,仅义诊一项就为贫困病人减免费用2.9万余元。
破难题,保障医疗扶贫之实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医疗扶贫,关键在精准。“精准发力就是要找准关键点,措施得力,好钢用在刀刃上,有限的资金用在急难处。”该区区委副书记、区长黄腾对记者如是说。通过精准医疗扶贫,该区获得了意想不到的三个“精准”之实。
“精准干预”,保障群众少得病。该区建立了结对帮扶机制,采用卫生计生委班子成员分包街道办事处、机关科室人员包村、社区公卫人员包户的三级分包办法,使全区700多户贫困家庭全部得到结对帮扶服务,主动干预措施得到全面落实;开展面对面与贫困群众签约服务,签约服务到户到人,从源头解决因病致贫问题;推行健康体检服务和健康教育“村村过”制度,在精准确定贫困底数的基础上,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医定期进村进行体检、诊疗,每村每月开展一次健康知识讲座,推动健康服务关口前移。
“精准建设”,保障群众就近看病。该区争取项目资金,提高村级医疗水平。新建的贫困村卫生室业务用房面积都在80平方米以上,目前大部分已建成投入使用。安排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入村驻点为贫困村村民提供健康服务。筹集专项资金数十万元,按照缺什么配什么的原则,为贫困村的卫生室配备先进基本诊疗设备。
“精准帮扶”,保障群众看好病。该区通过邀请上级专家讲课、选送医护人员外出进修等办法,着力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开展远程会诊、手术、培训等,实现“常见病症不出区”的工作目标。积极开展全员培训帮扶,邀请市、区级专家授课,对包括16个贫困村在内的乡村医生进行集中培训;安排贫困村乡村医生进修轮训,贫困村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显著提升。该区69岁的许土成在市里一家三甲医院被诊断为“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高血压二级高危、帕金森综合征、肾功能不全、肺部感染”,住院一个月但治疗效果不理想,医院劝其放弃治疗。出院回家后,家属为尽孝心和考虑到马村区人民医院离家较近等原因,送患者到该区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治疗。该院利用郑大一附院远程会诊平台资源,让专家“面对面”会诊,给患者制订了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经过治疗,病人病情竟奇迹般一天天好转,现在可以在家人的帮助下进行户外锻炼。这个远程医疗会诊开通以来,共会诊疑难病例149例,均取得了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