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焦作网谈丨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儿童充气城堡暗藏安全隐患 谁来监管
让肝病患者有质量地生活
焦作网微信微博 最受关注新闻排行榜
保姆患有传染病 中介应负何责
“劳动道歉”
杨绛先生终于回到了“自己的世界”
“互联网+政务”能提供更优公共服务
学历造假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 年5月2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杨绛先生终于回到了“自己的世界”

作者:□邓海建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一个高贵的灵魂,终于遁离喧嚣的俗尘。5月25日1时10分,著名女作家、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钱钟书夫人杨绛在北京协和医院病逝,享年105岁。

  杨绛先生出身名门,天赋文才,读了政治系,爱着文学书,懂史、悟世,明理、养性。一生与“书”结缘:爱写字读书,嫁给钱钟书。虽历经世纪沧桑,她仍保持平和向往。在动荡岁月坚守信仰,在人生际遇敏于尊严——以高山仰止的学问,在治学与为人的旷世遭逢中,每每又矮到泥土里,开出无艳无香的花儿来。

  先生是当之无愧的才女。由杨绛先生翻译的《堂吉诃德》被公认为最优秀的翻译佳作,截至2014年,已累计发行70多万册;早年创作的剧本《称心如意》,被搬上舞台长达60多年;93岁出版散文随笔《我们仨》风靡海内外,再版达100多万册,96岁出版哲理散文集《走到人生边上》,102岁出版250万字的《杨绛文集》……先生是世人眼中的贤妻。她守候着人类最小的社会单元,为人生创造了美丽的“第一秩序”——家庭。贤婉及此,连婆婆都曾忍不住感慨儿媳:“笔杆摇得,锅铲握得,在家什么粗活都干,真是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入水能游,出水能跳,钟书痴人痴福。”

  奇闻轶事之外,当我们怀念杨绛先生时,所深深怀念的,也许只是三种情怀:一谓学养。先生离世,学风浩然。当学术浮夸、学术不端、学术腐败横行,舆论自然格外惦念风清气正、互学互鉴、积极向上的学术生态。在刚刚召开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顶层设计再次直言“必须解决好学风问题”。治学,在于治人。治人,在于治心。对待学问,大学者也好、小学生也罢,若不能有虔敬之心,秩序与规则迟早会凌空虚舞。

  二谓风骨。1949年,先生夫妇与胡适讨论去留问题,母校牛津大学、香港大学都来函高薪聘请,但他们还是留了下来。她说:“我们是倔强的中国老百姓,不愿做外国人。我们并不敢为自己乐观,可是我们安静留在上海,等待解放。”振华中学上海分校校长,或许是杨绛先生一辈子当的最大的“官”,尽管她为学校振兴付出了巨大努力,却始终认为:“我在上层是个‘零’,和下层关系密切。”

  三谓心态。据说先生每年都要“躲”生日,曾一再告知出版社等机构负责人不要去她家看望,也不要祝寿,并表示:“我无名无位活到老,活得很自在。”在《百岁感言》中,先生说道:“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有了这样的认知,微信公众号上隔三岔五火热一次的《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一百岁感言》《人各有命,命全不讲理》等文章,才能为不知多少颗心疗伤。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这是先生的人生感言。是啊,一生传奇,一缕烟云。她活在澄明蔚然的世界,远离呕哑嘈杂,拒绝脂粉溢美。“贡献一生,做做学问”,归于人世间的赤子之心。先生走了,一切赞美与感叹或许都是妄言,然而好在有文字,有书籍,她的美好可以延续下来。

  走好,杨绛先生!

  期待您对社会热点问题的思考与评价,请把想说的话、想表达的观点发给我们,本报将择优刊发读者来论,共同碰撞思想的火花。来稿邮箱:jzrbsp@163.com。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