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适应“互联网+打拐”的时代要求,近日,公安部刑事侦查局打拐办开发的公安部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正式上线。该平台建立了全国儿童失踪信息发布的官方渠道,将通过手机推送等新媒体技术,发动群众搜集拐卖犯罪线索。
国家、省、市、县四级公安机关共5000余名打拐民警,获取儿童失踪信息后,可第一时间通过平台直接上报;随后,失踪儿童信息通过新浪微博、高德地图等向公众发布,并以儿童丢失地点为圆心,根据失踪时间自动精准推送到周边相关人群。公安部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的上线,给互联网时代寻找失踪儿童指明了新的路径。
在公安部的儿童失踪信息发布平台,信息只能由打拐民警发布,避免了混杂的虚假信息与广告信息,保障了信息的准确度和公信力。同时,将相关信息自动推送给失踪儿童周边群众,也更精准、有效。所以,建立一个由公安部主导的公益平台,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将新媒体和互联网力量发挥到最大,是很有必要的。
关键是,这样的公益平台该怎么建?是不是要花纳税人的钱来另建?“互联网+打拐”的政企合作模式,给出了明确的选择。这个打拐平台,其实就嫁接在阿里巴巴开发的“钉钉”APP里,由后者提供技术支持并自动推送信息,打拐民警需要做的,只是通过手机录入失踪儿童信息。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样的政企合作可以不花纳税人1分钱,效率还比政府部门单独另建系统更高。事实上,企业也很乐意参与这样的合作,一方面可以突出自身公益形象,比简单捐钱更有效率;另一方面也能给自己带来流量,推广相关移动应用。
现在,“互联网+政务”是一个很火的词。所谓“互联网+政务”,并不一定要成立一个部门,拨出一笔专项资金,搭建一个专门平台。有些事情完全可以交给专业的人去做,不仅效率更高,而且成本更低。公安部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的政企合作模式,值得各地在落实“互联网+政务”的工作中积极借鉴。推广“互联网+政务”的关键不在于搭建平台,而在于提供公共服务,既省钱又能把事情办好,无疑是我们追求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