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文化焦作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特色文化资源咋变优势文化产业
一块来自明朝的砖
武陟县——“董永传说”
仿怀山药绞胎瓷笔筒 在我市烧制成功
翰墨寄怀 烟云供养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6 年5月2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特色文化资源咋变优势文化产业
——市文化产业工作推进会目标解读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本报记者 王 言

  独一无二的太极拳品牌,如何转化为太极文化大产业,继而带动全市文化旅游产业转型提升?

  独具特色的工业文明,如何把近现代工业遗产打造成真金白银的创意产业?

  独具韵味的特色民俗和古村落,如何更好推进新农村和旅游融合富村强民?

  5月23日,全市文化产业工作推进会围绕把“特”品牌转化为生产力提出目标任务:树立“文化+”的工作理念,以发展太极文化产业为中心,以抓好“十大文化产业园区”建设为载体,壮大实力、提高竞争力,促进文化产业提质增效升级,推动文化产业2020年成为我市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现状:文化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经过近年来的发展,我市文化产业无论是产业规模还是发展质量都实现了质的飞跃。2013年我市文化产业增加值为50.74亿元,2014年为57.31亿元,增长了12.9%。特别是文化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不断增加,目前已经占到全市GDP的18%以上。在去年的深圳文博会、中原文博会上,我市均荣获组织奖。在今年年初全省组织的文化产业发展工作百分考核中,我市由2014年的倒数第三名跃升到全省第五名。

  全市文化产业亮点纷呈。

  太极文化产业工作强力推进。市委、市政府成立了加快太极拳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建成了市太极体育中心和国际太极拳文化交流中心,成功举办了八届中国焦作国际太极拳年会交流大赛和“共享太极·共享健康”世界百万太极拳爱好者共同演练活动。共同演练活动成功挑战了吉尼斯世界纪录,与有关部门签署了《关于推动太极文化事业发展合作备忘录》,将共同在我市建立国家武术研究院太极文化研究中心,并积极开展太极文化大学的前期筹建工作。同时,签订了文化健康旅游太极文化产业园、中博国际太极养生文化村等一批合作协议。

  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不断加深。去年8月21日,市委、市政府专门组织了一场文化旅游招商会,推出了34个体现焦作文化旅游特色、具有良好市场前景和较高回报价值的招商项目,先后引进了无锡灵山集团、重庆同元集团、河南万创集团、华谊兄弟、麒麟影业、上海湘江实业集团、北京合亿圣文化集团、浙江旺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等多个全国闻名的文化旅游领域的龙头企业合作开发修武县海航健康旅游、武陟县妙乐寺塔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沁阳市丹河峡谷文化旅游综合体、孟州市中科阳光文化休闲等23个项目,总投资达129.7亿元,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项目支撑。

  文化旅游园区建设成效显著。云台山园区成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共谋划实施文化旅游项目16个,总投资约59亿元。圆融寺园区在建项目4个,总投资7450万元。神农山园区的旅游综合服务区建成投入使用,大大改善了景区环境。去年,我市为青天河文化旅游园区申请省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150万元。2011年以来,全市文化旅游十大园区完成投资19.8亿元,全市共接待海内外游客1404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96亿元,年均增速11%以上,

  机遇:乘势而上强力发展文化产业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文化产业是一个正处于高速增长期的新兴产业,以快于GDP平均发展速度增长,在许多国家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比如,美国在2010年文化以及相关产业的增加值就高达5000亿美元,在GDP中的比重已有18%~25%,英国的占GDP的7.9%、日本的占GDP的17%。目前,国家、省、市都在“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把文化产业打造成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这一目标,这为推动文化产业乘势而上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发展空间。特别是当前,经济进入新常态,我市也正处于爬坡过坎、转型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显得更为重要。我市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2014年仅达3.1%,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而文化产业中龙头企业少、结构不合理、资源转化率不高、融合发展不够迫切需要大力发展,并在发展中破解难题,在发展中转型升级。

  路径:打造文化产业发展新春天

  如何厚植优势,聚焦发力?

  一是重点打造太极文化产业。围绕“太极文化城”建设,尽快编制具有焦作特色的太极文化产业规划,加快完成“太极文化城”的顶层设计。要加大资金支持和政策扶持,调动社会资本参与,吸引更多的太极文化产业项目落地焦作。要积极筹建太极文化产业集团,加快推进陈家沟太极文化国际旅游养生基地、太极文化生态园和太极特色小镇等项目建设,着力打造太极拳教育交流、健身养生、休闲度假和文化旅游基地。要加强太极拳宣传平台建设和演练普及力度,积极推进国家武术研究院太极文化研究中心、云台山太极发展论坛、“太极拳祖根地”、太极拳申遗工作进程,加强太极名师培养等。

  二是加强近现代工业遗产的保护开发。据统计,新中国成立前,我市共有近代建筑物15万平方米。新中国成立后,伴随着焦作煤炭工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我市也产生了一些优秀建筑物。这些为数不多的近现代优秀建筑物,见证了焦作历史的变迁,有很大的开发利用价值。要从传承工业文明、凝聚转型动力、打造文化强市的角度出发,积极探索工业遗产文化研究、保护、利用的有效途径,实现我市工业遗产与城市现代化的和谐共生。

  三是精心打造文化旅游产业。围绕知名旅游城建设,通过“文化+旅游”的方式,把山水游、文化游、城市游结合起来,把开发旅游产品和优化服务环境结合起来,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壮大。要大力扶持开发民间工艺,以绞胎瓷、黑陶、博爱竹艺、漆雕、山阳刺绣和编制汽车坐垫、手工艺挂毯等地方特色工艺品为重点,结合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将民间工艺品更多的研制成文化艺术精品及旅游纪念品,并促其走向市场,扩大市场占有率。

  当前,孟州市莫沟特色小镇建设项目为全市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借鉴。我市还有很多特色民俗和古村落,比如陈家沟村、青天河村、寨卜昌村等,如何以这些乡村旅游示范村为载体,围绕旅游精准扶贫战略发展特色民俗乡村旅游产品,建设一批特色鲜明、功能完善、交通便利、环境优美的美丽乡村,我们期待着。

  孟州市西虢镇莫沟村内有一个正在建设中的图书馆——“老苗书馆”,它由数个荒废的窑洞改建而成,目前,“老苗书馆”已有近万册图书供读者挑选。据了解,“老苗书馆”完全建成后将24小时对外开放。 本报记者 赵耀东 摄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