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怀川人物丨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梦在书法魂在拳
“透明”的楼院更美丽
停车位分男女
托起明天的希望 顾培利 作
无人机不能无人管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 年5月3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透明”的楼院更美丽
□筠 溪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从2014年开始,解放区要用3年时间,分批把全区428个楼院建设成以居民自治为基础的“美丽楼院”;2015年7月,该区在福建厦门召开的全国社区治理工作会议上介绍建设经验,成为唯一一个非省会城市介绍经验的城区;同年11月4日,《河南日报》在一版刊登记者调查,号召全省学习解放区的创新做法;2016年2月,新华社记者以内参的形式刊文介绍该区开展“美丽楼院”创建的经验。文章称,该区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国家治理方向、独具中西部地区特色的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之路。

  (据《焦作日报》)

  长期以来,无物业管理、无主管部门、无人防技防的“三无”老旧居民区,是城市管理之痛。环境脏、秩序乱、设施差是这些老旧小区的代名词。这类小区的居民楼建筑年代较早,很多楼院在规划设计时还没有物业管理这个概念,而是由产权单位统一管理。随着住房制度改革和企业改制,这类房屋的产权结构空前多元化,产权单位大量弃管,小区维护和管理资金渠道逐步枯竭,导致老旧小区管理水平降低、功能退化,基本陷入“管理真空”状态。民不安居,岂能乐业?群众吐槽居住环境,城市管理者也跟着坐立不安。

  尽管我市部分老旧小区居民代表试着引入物业管理,但因业主“众口难调”和物业方面缺乏管理智慧,使很多尝试半路“夭折”。有人觉得缴物业费和不缴物业费区别不大,还有小部分人过惯了当前的生活,压根不愿缴费,影响了物业公司的正常运转,物业服务水平随之下降。这样一来,小区管理很可能陷入“物业服务质量降低—更多居民不愿缴费—物业公司揭不开锅”的恶性循环。

  解放区通过创建“美丽楼院”,让群众实现了“我的地盘我做主”,通过搭建社区协商治理平台,探索居民自治的长效机制,完善了政府依法治理和居民依法自治有效衔接的社区治理模式。此举激活了老旧小区管理的“神经末梢”,实现社区治理的良性循环。

  很多时候,捅开恶性循环与良性循环这层“窗户纸”,只缺“透明”二字。解放区群众从置身事外,到当家做主,实现了老旧小区的精彩转型,对社区治理进行了生动诠释。

  社区治理的核心是居民自治,居民自治的载体是居民议事会,而正是居民议事会的存在才实现了老旧小区管理的透明化。“透明”管理是把财物流程、民主监督、设施维护、安保细节、车位管理等移出“黑匣子”的关键,能使业主与物业之间“打开天窗说亮话”,从而增进互信,形成良性互动。本月初,本报报道了题为《为旧楼院输入管理“新程序”》的通讯,文中解放区焦南街道火车站社区河化楼院的成功经验,就在于楼院议事会让居民知道自己的每一分钱是怎么花的,花到了何处;物业知道了居民最关心什么,服务还需要在哪些方面改进。业主、物业“一家亲”,楼院岂能不美丽?

  其实,物业管理之殇不仅限于老旧小区,围绕停车位、公共绿地、基础设施养护等问题,我市很多新建小区的物业与主业之间也存在诸多矛盾。解放区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为了我们的家园更美好,各级政府可以“推一把”“送一程”,在促进老旧小区“透明管理”方面发力,树立政策航标,完善管理模式,使物业公司加强自身建设,使广大业主增强公共意识,求取二者利益的“最大公约数”。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