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成年人低头刷微信、刷微博的现象已逐渐蔓延到孩子中间,社交软件成为越来越多儿童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当孩子们越来越熟练地使用微博、微信并以此为媒介进行社交活动时,如何应对儿童的“数字化成长”,成为很多家长绕不开的考题。
社交媒体为孩子们打开了与世界交往的窗口,他们也通过社交媒体结成了新的学习共同体、游戏共同体、社交共同体。由于网络世界的宽广和包容性,孩子们可以借此找到归属感,提高表达能力,增强同伴间的友谊等。
然而,使用社交媒体的弊端与优点一样明显。网络社交并非真正的社交,过早地介入网络社交世界,很容易降低儿童对于现实世界的关注。有的孩子沉迷于社交媒体后,反而减少了与外界及其他孩子的接触,沟通能力下降,这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
对于家长来说,最大的担心恐怕是网络社交是否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成长。事实上,有的儿童长时间使用社交媒体,导致注意力分散,在正常的学习时间也无法集中精力学习。此外,社交媒体充斥着大量有害信息,对于尚未成年的孩子来说,负面影响不容小觑。孩子会不会不加鉴别地使用一些低俗的网络流行语,会不会盲目地模仿网络中粗俗的行为,会不会轻信社交媒体中的错误价值观……这些担忧不是杞人忧天,需要学校、家长、相关部门共同重视。
现实的难题在于,社交媒体已经成为儿童及青少年群体与外界沟通的重要方式,以后还将成为数字社会的基本工具。如果家长简单地禁止孩子使用社交媒体,可能会让他们显得格格不入,而社交媒体的各种信息也很难被完全屏蔽。
对于孩子使用社交媒体,我们既不能过分紧张,也不能放任不管。家长和老师应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网络社交观念,引导孩子安全健康地使用社交工具,遵循正确的社交规范和礼仪,指导他们提高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以及自我保护、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