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专题报道 上一版3
蓝天 碧水 乡村清洁 “三大工程”助力美丽焦作建设
改善环境质量 推动绿色发展
保护生态环境市民该怎么做?
市环保局组织开展“土小” 企业集中清理取缔工作
重典治霾 严厉处罚不设上限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 年6月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保护生态环境市民该怎么做?
本报记者 李晓军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今年6月5日是新环保法实施后的第二个世界环境日。当人类经历过一次又一次来自大自然的报复与打击时,也许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明白环保的重要性。那么,市民该如何从身边小事做起来保护环境?连日来,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建议一: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家庭汽车的普及,汽车尾气排放量大增,是大气污染的一个重要因素。“每个公民应从自身做起,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尽量乘坐公交车、步行,或者采用非机动车、绿色能源车辆作为出行方式。既能缓解城区交通压力,又能降低能源消耗和尾气排放。”市民王先生说。

  “尽管我有私家车,但很多情况下出门我都步行,既可以缓解停车难、堵车,省油费,减少汽车尾气排量,而且还能锻炼身体,是一种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王先生说。

  如今,我市的城市公交、出租车推广使用天然气、电力等清洁能源,既降低了能源消耗,又减少尾气排放。市民张女士希望政府部门继续支持绿色能源车辆的推广。

  建议二:源头杜绝“白色污染”

  如今,城乡各地,塑料购物袋、矿泉水瓶、一次性餐具(饭盒、碗筷、水杯)等“白色垃圾”仍随处可见。

  虽然“限塑令”下达后,我市有关部门加大了监管力度,市中心城区的商场、超市已不在为购物者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但记者在采访中,看到不少市民在超市购物时,还是选择塑料购物袋。“就是多3、4角钱,身上带个购物袋麻烦,所以就在超市买了。”市民谢先生说。

  记者采访中发现,绝大多数农贸市场、街面店铺和临时摊点的个体户等,为销售物品,方便顾客,还是普遍存在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一次性餐具等塑料制品的现象。“市民要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不用一次性购物袋!”市民李女士说。

  建议三:文明观念深入人心

  “郊游时我会做一些环保的事情,比如捡垃圾。”市民靳先生说。如今郊游已成为大家放松的一种方式,但是很多人不注意郊游时自己的行为。靳先生呼吁,希望大家能在郊游时自带垃圾袋,将垃圾装进袋子里,不要乱扔。看到垃圾随手捡起。

  交警李先生说,路边种植了绿化树木,每隔一段路都设有垃圾桶,城市环境越来越好。市民素质的提高,迎来更多可喜的变化。例如,在居民区、学校、医院等场所,司机会自觉地不鸣笛,留给周围环境更多鸟鸣虫吟的静谧;纯电动公交车越来越多地行驶在路上,成为我们城市引以为傲的风景。“作为一名普通的交警,我对城市环境的未来充满信心。”李先生说。

  幼儿园老师司女士说,她会经常教育孩子们爱护环境、尊重大自然。“每次看到班里的孩子能主动捡起路上的垃圾,我就很欣慰,因为我觉得环保这件事对他们来说已经成为一种习惯,这可能会影响他们的一生。”司女士说。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