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科技创新双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聚集目标建设现代农业科技园区
习近平谈科技创新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应从“小”做起
吴佳茗:科技创新让梦想起航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6 年6月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吴佳茗:科技创新让梦想起航
本报记者 宁江东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图为吴佳茗。 本报记者 宁江东 摄
 
   

  通过鞋底里安装的小型发电机与弹簧装置,当走或跑时,鞋会产生电能,从而烘干鞋垫,起到保暖的作用;在黑板上安装一个粉尘感应和吸收装置,感应仪检测到粉尘超标时,吸收装置将自动吸收周围粉尘,减少对老师身体的危害。也许你想不到,这些极富创意的发明,都出自我市一位中学女生之手。近日,市十一中学高三女生吴佳茗,凭借自己的科技创新成果,在今年的高校自主招生中通过了中国矿业大学和南京理工大学两所重点大学的初审。

  6月4日下午,记者在市十一中学见到了吴佳茗,她向记者展示了前几天刚刚收到的国家专利授权证书,去年12月份,吴佳茗提交的创新设计项目《一种新型蒸盘推车》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授权。虽然高考临近,但吴佳茗并不紧张,她说是科技创新让她拥有了更多自信与从容。吴佳茗的科技辅导员张怀华说,吴佳茗的许多科技成果,都来源于她对生活细致入微地观察以及一次次探索。

  去年暑假,吴佳茗舅舅的蒸馍店人手紧缺,吴佳茗主动到舅舅的店里帮忙。善于观察的吴佳茗发现,馒头在蒸盘推车上发酵和晾干时,需要几个人在蒸盘推车的上方搭上一个方形架子,把粗纹棉布盖上去,裹住蒸盘推车四周。她了解到,盖棉布的作用是让馒头在发酵时自然膨胀不易变形,晾干时让馒头表皮水分不易流失,从而保持馒头的口感。

  在实际操作中,吴佳茗看到搭棉布的架子需要工人来回拆卸好几次,费时费力,而且由于棉布包裹不严实,蒸出来的馒头出现了表皮发硬、干皮的情况,影响了馒头的成型及口感。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吴佳茗动起了脑筋。为何不在蒸盘推车四周设置布帘?说做就做,吴佳茗用自己所学的物理知识,开始捣鼓蒸盘推车。刚开始,她用弹簧装置、棉布、线绳制作了简易的蒸笼装置。“就是在蒸盘推车四周做了一个类似于拉绳式弹簧卷帘的装置,但在实际操作中,每次馒头发酵与晾干时,都要把蒸盘推车四周的拉绳卷帘来回拉拽数次,很烦琐,不方便。”吴佳茗说。

  经过一次次实践,吴佳茗对蒸盘推车进行了改良。在蒸盘推车底部设置了挂钩,四周布帘拉下时,通过挂钩进行固定,放开挂钩,布帘通过弹簧装置,又自动弹回到推车顶部,便于收放。随后,吴佳茗又选择了不沾油垢、耐高温的食品级硅胶布挂帘。经过吴佳茗改良,新型蒸盘推车在蒸制馒头的过程中充分保持了馒头中的水分,使蒸出来的馒头色泽饱满、表皮柔软,并且提高了手工馒头的生产效率。

  回到学校后,吴佳茗在科技辅导员张怀华的建议指导下,写出了设计方案,并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了自己的专利申请。

  “吴佳茗自从搞科技创新后,看问题越来越成熟、思虑更全面,并且动手能力远超其他同学,她也没有因为搞科技创新耽误学习,成绩一直非常好,我认为长期的科技创新活动,反过来促进了她的思维拓展和综合能力。”张怀华说。

  目前,市十一中每年产生的数百项创意中,有很多创意项目都有机会获得国家专利授权。张怀华希望越来越多的学生能够凭借科技创新成果奖和国家专利授权,通过自主招生的“绿色通道”,进入理想大学。

 
3上一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