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热血铸就生命之花,爱心打造文明之城。
今年的6月14日是第十三个“世界献血者日”,今年“世界献血者日”活动主题是“血液连接你我”,旨在感谢献血者并强调献血者与患者之间的“分享”与“相连”关系。近年来,我市的无偿献血工作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已连续七届获“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荣誉称号。成绩的取得离不开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关心、支持与奉献。
昨日,本报特邀“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获得者单位代表和个人做客本报网络直播间,与广大网友分享我市医疗机构、高校和公务员参与无偿献血事业的感人事迹。
访谈中,他们用朴实的语言传递温暖与感动。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一种责任与担当,一种用点滴热血铸就的时代丰碑。
本期聚焦人物
河南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 卫中玲(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特别奖获得单位代表)
河南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 王学利(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单位奖获得单位代表)
市公安交通管理支队马村交管巡防大队民警 陈富生(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个人奖获得者)
记 者:大学生是无偿献血志愿者队伍的主力军,河南理工大学的学生更是我市无偿献血队伍的中坚力量。卫书记,您怎么看待大学生参与无偿献血?
卫中玲:我认为无偿献血是人间传递真情的“红色纽带”,更是中华民族团结互助传统美德的具体体现,是救死扶伤、利国利民的社会公益事业。大学生是我们国家、民族和社会的未来,积极参与无偿献血活动是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在大学期间的必修课。通过无偿献血活动,他们能够提升道德素养,增强爱国、爱民、爱社会的责任意识,有助于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
记 者:王书记,作为医务工作者,更能体会到血液的重要性和生命的宝贵,请您谈谈献血对人的身体健康到底有没有影响?
王学利:我可以肯定地说,无偿献血不会影响身体健康。第一,人体的总血量在4000~5000毫升,我们每次献血量不足全部血量的10%,这个献血数值对健康成年人是安全的。第二,健康成年人适量献血,可以促进血液的新陈代谢,定期献血还可以增强造血功能。第三,献血对心脑血管有良好的远期影响。献血可降低血液的黏稠度,使血液流速加快、供氧量加大,能有效降低动脉硬化、血栓、心肌梗塞等病症的发病率。
记 者:陈警官,据说您是我市献全血量最多的市民,此次河南只有五人获得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个人奖,您就是其中之一。请问,您还记得第一次参与无偿献血时的情景吗?
陈富生:我记得当时献血车停在我们辖区,我和同事就去了解献血知识。当时,我认为献血既可以改善我的高血脂症状,又能挽救他人的生命。没想到献完血后,我的身体轻松了很多。此后,我就坚持每半年献一次血。
网友【稻草人】:我是一名大学生,想参与无偿献血,但父母有些顾虑,我该怎么办呢?
卫中玲:无偿献血以献血者自觉、自愿为原则。作为校方,我们会对献血知识以及注意事项进行宣传,让学生充分了解。如果家长有顾虑,学生可以利用学到的献血知识与家长进行交流。当然,献血者也应该结合自己的身体情况,合理进行判断。我认为,只要学生有奉献精神,无论作出何种决定,都是值得赞扬的。
记 者:多年来,咱们学校的学生在参与无偿献血活动中一定有不少感人的事迹吧?
卫中玲:确实有不少感人的事迹。去年11月下旬,我校大学生联系市中心血站到学校开展了第十一届无偿献血活动。那两天一直下小雨,天气冷,但两辆献血车上却挤满了热情的学生,志愿者更是热情周到地服务着每一位献爱心的同学。寒冷的天气降低不了大家的献血热情,大家一起携手筑成一道坚固的热血长城,用热血和深情营造了一个充满人道、博爱、奉献精神的美丽家园。
网友【萍萍】:我知道河南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常开展无偿献血活动,而且该院领导带头参与。我很想知道他们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王学利:我院“无偿献血周”活动是从2014年1月开始的,我院此后把每年1月份的第一周定为“无偿献血周”。我记得2014年急缺A型血、B型血,我院与市中心血站沟通后,共同开展了无偿献血活动。当时,我们医院的领导带头参加,医务人员踊跃献血,很多人利用下夜班和午休时间来献血,并带动了很多职工家属、患者家属也加入无偿献血的队伍。我们这样做,就是希望能挽救那些急、重症患者,希望通过医务人员的身体力行,引导更多群众加入无偿献血的队伍,挽救更多生命。
网友【中国风】:医者仁心!当我看到王书记讲到这里情不自禁地落泪时,能想象到当时那种感人的场景。医务工作者更能体会到血液的重要性和生命的宝贵,他们用责任肩负起守卫健康、孕育生命的使命。
网友【雾里看花】:医务工作者带头献血,让我们肃然起敬!
记 者:陈警官,您不仅将爱心播种在马路上,还多年坚持参与无偿献血,您能不能谈一谈是什么精神让您坚持下去的?
陈富生:无偿献血是利国利民的公益事业,血液对一个重症患者是多么重要!作为一名国家公职人员,我应该为社会奉献爱心,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为民服务的宗旨。
记 者:卫书记,您对大学生最想说些什么?
卫中玲:孟子曾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我希望大学生能够继续发扬助人为乐、奉献他人、奉献社会的优秀品质,积极投身到公益事业中,为建设美丽焦作作出应有的贡献。我们生活在焦作这片土地上,这里的人民,党和政府给予河南理工大学很多帮助和支持、关心和关爱,我们有责任为焦作市无偿献血事业作贡献。我相信,河南理工大学永远都是焦作市无偿献血队伍的领头羊,永远是焦作人民可以信赖的中坚力量。
网友【萌芽】:卫书记说得非常好!大学最核心的任务是引导人、培养人、完善人,其使命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塑造品德高尚、富有爱心与责任心的创新型人才。“明德任责”彰显出河南理工大学的品格与追求,倡导无偿献血就是该校“好学力行”信仰的具体体现。
记 者:王书记,您能不能谈谈下一步咱们医院有哪些想法用于支持我市的无偿献血工作呢?
王学利:我们要将“无偿献血周”活动继续开展下去,并通过健康讲座、下乡义诊等活动大力普及无偿献血知识,带动更多人加入无偿献血队伍,为挽救生命贡献力量。
记 者:陈警官,作为一名人民警察、公职人员和无偿献血者,此刻您最想说些什么?
陈富生:如果身体允许,我会继续参与无偿献血活动,并带动周围的人关注无偿献血,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
网友【荞麦】:作为一名人民警察,您不仅守护一方平安,更用实际行动彰显责任与担当。我向您致敬!
场外采访
焦作市公安交通管理支队支队长韩国庆:陈富生的奉献精神不仅体现在无偿献血上,还体现在勤勤恳恳的工作上。他入警几十年,在岗位上实干苦干、精益求精,连续两次荣立三等功,多次被市公安局评为先进个人。他的奉献精神充分体现了人民警察肩负的社会责任,全面诠释了“人民警察为人民”的深刻内涵。
河南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护士长吴晓珂: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我们参与无偿献血,能够尽可能保证临床上的用血安全,合理有效的献血也能促进我们身体的新陈代谢。今后,我还会继续参与无偿献血,尽自己所能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用热血践行服务健康事业的光荣使命。
河南理工大学力行服务社会长赵航:参与无偿献血不仅能增强我们的社会责任感,还有益于身心健康,激起大家回报社会、回报祖国的美好愿望,每个大学生都应尽最大努力,将爱心传递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