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麦都风采 上一版3
焦作小麦创名牌
焦作市创建“中国优质小麦之都”工作大事记
焦作粮食缘何声名鹊起
《麦都风采》创刊致读者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6 年6月1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焦作小麦创名牌
——“中国优质小麦之都”何以花落焦作探析
作者: 本报记者 杜 玲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5月19日,市委副书记、市长徐衣显从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副会长郄建伟手中接过“中国优质小麦之都”牌匾,标志着“中国优质小麦之都”荣誉正式落户焦作。
  5月19日,温县举行全国首个小麦博物馆揭牌仪式。
  5月19日,与会外地客商实地参观修武县郇封小麦高产创建示范片。
 
   

  5月19日,由中国粮食行业协会、焦作市人民政府、中华粮网联合主办,郑州商品交易所支持、焦作市粮食局承办的“中国优质小麦之都”授牌暨2016焦作优质小麦产销衔接签约仪式在焦作迎宾馆举行。市委副书记、市长徐衣显从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副会长郄建伟手中接过了“中国优质小麦之都”牌匾,这标志着“中国优质小麦之都”荣誉正式落户焦作。同时,还举办了2016小麦价格走势分析暨优质小麦产业发展论坛、全国首个小麦博物馆在温县开馆的揭牌仪式。

  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小麦分会秘书长赵奕,河南省粮食局副局长乔心冰,河南省粮食行业协会副会长邓瑞鑫,市委副书记姜继鼎、副市长王建修、市政协副主席杜宇及来自国内18个省、市的136家粮食购销企业和大型粮食加工企业客商和代表共计196人参加了此次系列活动。

  “举办此次系列活动,旨在搭建我市粮食企业与外省粮食企业产销合作平台,深入发展粮食产销合作关系,传承粮食文化,普及小麦知识,扩大焦作优质小麦的美誉度和影响力。同时,进一步拓展焦作粮食的外部市场,持续提高焦作优质小麦的辐射能力,服务‘三农’,推动粮食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市粮食局局长杜拥军说。

  “中国优质小麦之都”的殊荣为何花落焦作?背后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培育品牌、打造亮点,将粮食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一直是各级政府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产业化方向发展的新思路、新趋势。优质、高产、稳产是焦作粮食生产的独特优势和突出特点。近年来,为全面提升焦作粮食特别是焦作小麦的知名度、美誉度和经济价值,推动焦作农业经济转型升级,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产业做强,市政府在培育和打造粮食品牌方面做了许多工作。

  作为负责流通领域的市粮食局,是将粮食从生产者手中过渡为商品进入消费领域的桥梁,最了解什么样的粮食最受加工企业青睐,也深知品牌的作用和价值。

  为了把设想变成现实,依托焦作粮食优质、高产、稳产的独特优势,2013年,市粮食局提出了培育和打造焦作粮食品牌的口号。制订了“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成效,三年上台阶”的品牌创建规划,全局上下齐心协力,精心组织,扎实推进。

  经过河南省粮食行业协会积极推荐,2014年12月1日,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小麦分会专家组专程到我市实地考察创建“中国优质高产小麦之都”工作。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小麦分会专家、河南省粮食行业协会专家以及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小麦专家对我市的小麦高产创建和优质小麦生产给予高度评价。

  经过现场考察、专家推介、综合考评,2015年8月7日,中国粮食行业协会致函河南省粮食行业协会,命名焦作市为“中国优质小麦之都”。这是继我市荣获“中国北方第一个吨粮市”“全国优质小麦加工示范基地”“全国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之后,农业和粮食生产方面获得的又一殊荣。

  我市创建“中国优质小麦之都”的优势在哪里?“我市生产的小麦之所以优质高产,可以用5句话20个字概括,即气候适宜、历史悠久、科技领先、设施健全、品质优良。”杜拥军说。

  气候适宜。我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地处黄沁河冲积平原,境内地势平坦,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又处在南北气候的过渡带上,雨热同季,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4.2℃~14.8℃,无霜期年均216~240天,年平均日照2200~2400小时。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降水适中,气候温暖,非常适宜玉米、小麦等农作物生长。

  历史悠久。相传神农在此尝百草、辨五谷,在神农山的神农坛上祭天祈福。《左传》记载,隐公三年四月,郑祭足帅师取温(地名,在今河南温县西南)之麦。我市出土的7层、总高1.99米彩色陶仓楼是我国发现的层级最高、体量最大、保存最完整、最具代表性的汉代建筑明器,是汉代粮仓的生动写照,是焦作种粮历史悠久、盛产粮食的佐证,也是研究汉代储粮的活教材。

  科技领先。我市是全国小麦种子繁育基地。目前,河南省当家的小麦品种有6个是我市培育出来的,焦作平安种业有限公司培育的豫麦49,种植面积已超过3000万亩。我市早在2007年就提前完成了亩产超吨半攻关项目,小麦、玉米平均亩产稳居河南第一。2014年,我市修武县位村小麦试验田小麦亩产达到821.7公斤,创造了我国小麦单产新纪录。此外,还在整县建制推进10万亩连片核心示范区平均亩产、整乡推进7.1万亩平均亩产、万箱铺万亩示范方平均亩产、千亩示范方平均亩产、百亩示范方平均亩产攻关试验方面创了5个全国第一。截至2013年年底,我市市县两级农科系统具有高级、中级专业技术职称人数55人,占21.8%;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河南省省管专家、焦作市市管专家20余人。温县农科所高级农技师王乾琚,被英国剑桥育种总公司布朗博士称为“中国一流的育种家”。

  设施健全。我市农田基础条件好,战国时期就已经修建了广利灌区,农民历来有精耕细作的好习惯。我市是全国节水灌溉示范市,目前万亩以上灌区有17个、机井4万余眼,有效灌溉面积242万亩,占耕地面积的84%;节水灌溉面积180万亩,占有效灌溉面积的74%。我市是全国农机化示范区,农机总量达64万台,主要粮食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96%,在全省率先实现主要粮食生产机械化,基本形成了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旱能浇、涝能排的农业生产新格局。

  品质优良。产自我市的小麦籽粒透明,色泽光亮,容重、蛋白质、湿面筋含量和出粉率较高。国内许多粮油深加工企业长期采用我市小麦作为原料。国家出口食品生产企业——焦作市方便面厂提供的资料表明,焦作优质小麦生产的方便面既有较好的韧性和弹性,又有较好的延伸性,复水后口感爽滑。河南天香面业有限公司背靠长江以北首个吨粮县,其产品远销国内外,靠的同样是焦作的优质小麦。湖南长沙凯雪粮油食品有限公司长期用焦作小麦作为加工原料,该公司提供的资料表明:焦作小麦容重高、杂质和水分低、吸水率和拉伸率高,面包内芯色泽洁白、内部组织结构细腻,瓢壁薄、口感好。后来,长沙凯雪粮油食品有限公司干脆将面粉生产基地设在产粮大县武陟县。

  为了强化外地粮食客商对焦作优质小麦的认知和了解,力求让授牌仪式成为见证粮食品牌的盛会、推介焦作粮食的盛会、品读小麦前世今生的盛会,在举行授牌仪式之前,市粮食局做了大量工作,一是举行授牌仪式系列活动说明会,邀请新华社河南分社、中国网、《河南日报》《大河报》《粮油市场报》《中国经济导报》《东方今报》等15家新闻媒体,介绍活动背景,加强宣传报道;二是举办焦作市情、粮情说明会,通过观看视频资料、客户交流选用焦作小麦的体验以及面对面沟通介绍和座谈讨论等形式,全方位增加外地客商对焦作粮食生产及粮食流通工作的了解,加强焦作粮食购销企业与外地客商间的互动;三是实地观摩,组织邀请136家外地客商到焦作优质小麦育种基地、高产试验田和高标准良田实地观摩,让客户亲身体验焦作优质小麦的美誉度。

  这次焦作优质小麦产销衔接洽谈期间,焦作粮食收储企业与外地客商共签订小麦供需合同16.5万吨、意向合同12.3万吨。

  焦作处在我国小麦生产核心区,优质、高产、稳产是焦作粮食生产的独特优势。无论是人文历史还是自然禀赋,无论是科技支撑还是产业发展,焦作荣获“中国优质小麦之都”,可谓实至名归,当之无愧。

  (本版图片均由郭利强摄)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