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对于沁阳市永威学校校长蔡林森的办学思想,您有什么样的认识和评价?您认为衡水中学和永威学校在办学理念上有哪些共通之处?
张文茂:蔡林森提出的教育思想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引领性,有较强的生命力。永威学校的理念、文化、课改、教书育人责任制等方面,都与衡水中学有着共通之处。
两所学校都有着先进的理念和观念,永威学校提出的“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吃苦就是享福”“怎样干好,就怎样干”与衡水中学提出的“给学生终身受益的教育”“让校园成为激情燃烧的乐园”,这都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所在,也是办学的行为指南。
在课改方面,永威学校提出不向课前、课后延伸,提倡以自主学习为主,要求学生的自学靠教师的引导等,与衡水中学的“三三三”教学法、教学常规有很多相似之处。衡水中学教学指导思想中的四个注重、五个为主等都提出了要注重启发诱导,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问题为主轴、训练为主线、思维为主攻以及要求教师要将精力用在课前、智慧用在课上、心血用在课后等。
记者:衡水中学连续多年创造了“高考神话”,在优秀的生源、优秀的教师、优秀的管理队伍等众多因素中,您认为最核心的因素是什么?“衡中经验”最核心的竞争力是什么?
张文茂:衡水中学最鲜明的特点和最根本的标志就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种不同于一般学校的文化氛围,不同于一般人群的精神境界和价值追求,即以责任教育涵育卓越文化,这也是我们最核心的竞争力。
近年来,学校提出了“办负责任的学校、当负责任的老师、做负责任的学生”的总要求,奠定了学校的文化根基,形成了学校的办学特色,促进了学校的持续发展。
学校只有拥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才会有强烈而持久的发展内驱力,才能不断创新办学理念和育人方法;教师勇于担当负责,才会带着梦想并充满激情地投入工作中,给学生的生命成长与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勃勃生机和不竭动力;学生懂得责任担当,才能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青年,这是其成长成才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国家对青年学生的基本要求。
当广大师生拥有了不一样的责任品质和生命价值观,他们自然会秉承并大力弘扬“追求卓越”的校训,学校的持续发展自然找到了动力之源。
记者:衡水中学是如何处理好升学率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关系?
张文茂:升学率绝不是高中教育的最终归宿,我们的责任不仅仅是让学生考入好大学,更重要的是要给学生终身受益的教育,让学生看到努力的方向,并使其内化为一种向上、向善、向美的正能量,形成一种灵魂和精神,从而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基。
衡中每年均组织50余项精品德育活动,组建了50多个学生社团和协会,开设了百余门校本课程,这都是为了开启学生的心灵世界,强化学生的价值取向,增强学生的担当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当他们有了责任感和使命感,就能迸发出无限创造力,使学习欲望更强烈、道德成长更生动、精神世界更丰盈、生命成长更有活力,这时升学率就是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的事情。
记者:衡水中学与永威学校高中部加强交流合作,为双方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共同发展搭建了平台。您认为,衡水中学的办学模式、办学经验如何在永威学校运用好、发展好?
张文茂:衡水中学将定期派管理干部、骨干教师到永威学校,帮助其加强高中部的管理,永威教师也将分批到衡水中学研修和交流。同时,两所学校还将实现远程同步备课、教学,在教学资源、校本课程等方面实现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