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刘婧 通讯员朱宗矗)6月16日,全国整治“两非”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总结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工作进展,充分肯定“十二五”期间的工作成效,分析当前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面临的严峻形势、诸多挑战,交流经验,部署2016年整治“两非”工作任务,强调了下一步开展整治“两非”的工作重点。我市组织相关部门负责人在市电视电话会议中心收听收看会议。
会议指出,目前出生人口性别比形势还较严峻,随着全面两孩政策的出台,第二个孩子性别比有上升趋势,工作稍有松懈就有反弹风险。近年来,“两非”行为越来越隐蔽,发现、取证、查处难度很大,加上市场需求和牟取暴利的双重驱动,跨省域案件增多,整治“两非”的任务还十分艰巨。相关部门要牢牢把握重点,加强组织领导,增强工作合力,加强督促考核,确保专项督查行动取得实效;要继续完善利益导向机制,加强信息共享和部门协调,健全“两非”举报有奖制度,严肃查处“两非”案件;要加大宣传力度和行业自律,建立健全“两非”案件宣传曝光制度,加强部门配合和区域协作,夯实工作基础,完善长效机制。
全国电视电话会后,我市结合当前工作实际组织进行贯彻落实,提出要突出抓好以下六方面工作。
学习宣传“两非”新规定,积极营造良好治理氛围。要求县市区和相关成员单位结合工作实际以及从业人员特点,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卫生计生委、工商总局、食品药品监管总局联合颁发的《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的规定》(国家卫生计生委9号令),学好用好新规定,积极营造“两非”治理氛围。
部门联合开展整治“两非”专项行动,全力推动性别比治理工作。市卫生计生委将联合相关部门制订整治“两非”实施方案,开展整治“两非”专项行动,明确部门职责、任务,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开展法规和业务培训,增强从业人员职业操守和自律意识。各县市区卫生计生部门要结合实际,加大对医疗保健机构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从业人员“两非”新规定的法规培训,签订禁止“两非”行为承诺书,有效防范“两非”行为的发生。相关部门要结合“两非”新规定,进行针对性的业务培训,明确各自职责,加大行业监管,不断完善制度措施。
部门联动加大行业监管,依法查处“两非”行为。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完善整治“两非”行为的部门协作、联动执法、共同监管制度,建立联合打击防控机制,开展清理清查,加大对B超、终止妊娠药品、终止妊娠手术的管理,依法打击“两非”行为。
注重建立长效机制,构筑性别比治理防控体系。结合整治“两非”专项行动,坚持打防结合、标本兼治,不断健全完善宣传倡导、利益导向、全程服务、规范管理、打击“两非”、考核评估长效工作机制,形成横到边、纵到底的性别比治理防控网络。
建立情况通报制度,确保年度重点工作有序推进。按照年度安排的重点工作和当前开展的整治“两非”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根据目标任务、时间节点和完成情况,定期通报县市区和相关单位工作开展情况,确保任务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