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晚,一段“银行员工被当众打屁股”的视频在网上热传。网友爆料称,在山西长治漳泽农商银行,有8位员工被打屁股,其中4人是女员工。6月20日上午,漳泽农商银行办公室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女工作人员向记者证实,“打屁股事件”确实发生在该银行;不过,这是一场员工培训会,员工屁股被打板子是培训会上的一个游戏环节,持板子打人者是培训老师,而不是公司领导。 (据《华西都市报》)
据消息人士透露,该事件主角之一、培训师姜洋为漳泽农商行做的职业培训,系其报价日均10万元的“业绩突破”特训课程,为的是激发员工的斗志,挑战高难度业务目标。很多职场人士都经历过类似的培训,也明白这场搅动社会舆论的闹剧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所谓企业职业培训,大多是洗脑课程,主要是对公司员工灌输驭人驯化之术。
与自称在北大、清华、浙大等多所知名高校当授课学者的姜洋一样,那些培训师往往名头响亮、口才出众,常以声嘶力竭大嗓门和极富煽动力的语言讲述各类“成功故事”,其内容万变不离其宗,不外乎是精神磨砺、挫折教育、价值激励等励志理论,为的是让员工笃信,听公司的话,当“乖乖员工”,就能奔向好生活。而那些公司理想的“乖乖员工”是不要个性的“好孩子”、不用思考的“机器人”。看看他们是如何培训员工的吧:从声嘶力竭呼喊口号、不眠不休户外拉练,到让员工下跪爬行、当众打屁股等,他们分明忘记了员工本质上作为“人”的属性。
对于这类培训的看法,公司管理层往往和普通员工大相径庭。而从培训效果看,综合素质越高的员工对此类培训越“免疫”,那些受教育程度高、对事物颇有思考能力的人往往对此嗤之以鼻。“心外无理”,员工虽然知道这些大道理,但从内心并不认同,更别奢望其接受。公司管理层如此不知趣,为员工订制学费如此高昂的培训套餐,要么说明其管理乏术、能力透支,要么说明这套餐里很可能挤出“油水”。满大街都是管理书籍,而到处都是破产企业,指望培训师提高公司业绩,有点可笑。
职业培训,是个严肃的课题,是构建企业文化的基础,应该少一些“江湖味道”,多一些职业气息。每个企业的情况不一样,企业文化也应该是多元的,但其根本之处应是以人为本,在迎合人性、尊重人权的基础上,探索企业全体成员能共同遵守和信仰的行为规范、价值体系,这应成为管理者指导员工高效工作的哲学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