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文化焦作 上一版3  4下一版
“石头村”里的岁月
怀商文化欲借豫商大会“起跳”
郝同州:潜心传承 龙舞蹁跹
“四大怀药”种植与炮制
市文联 开展帮扶共建慰问演出活动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 年6月2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四大怀药”种植与炮制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怀牛膝
 
   

  “四大怀药”乃怀山药、怀地黄、怀菊花、怀牛膝四种药用植物的总称,因焦作古属怀庆府管辖,故史称“四大怀药”。

  焦作地区种植“四大怀药”已有近3000年的历史,传说神农在焦作沁阳神农山中尝百草时就发现了“四大怀药”,商周时期这里沿山而居的农民开始食用野生的“四大怀药”,并逐渐发现了它们的强身与保健功能。于是,农民们将这些野生的精灵移植于田,形成了流传数千年的怀药种植传统。周朝以后,随着历代药农的生产实践,“四大怀药”的品质不断提高,炮制工艺日益完善,种植面积和产量越来越大。到清朝末年,仅怀山药的种植面积就达900公顷,总产量超过100万公斤。当年,怀川百姓种植怀药的盛况,曾被清乾隆年间怀庆府河内县令范照黎用诗词形式记录下来:“乡民种药是生涯,药圃都将道地夸。薯蓣篱高牛膝茂,隔岸地黄映菊花。”至今在沁阳神农山的老君洼一带,仍保留着山药沟、地黄坡、牛膝川、菊花岭等自然地名。有史料表明,自公元前734年封建诸侯卫桓公以怀山药为贡品进献周王室起,直至清朝末年,“四大怀药”一直作为贡品进献历代王朝。

  焦作地处黄沁河冲积平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及千百年来怀川人民由实践总结和积累的独特的“四大怀药”种植和炮制工艺,使“四大怀药”在形成了其独有的外观和质地的同时,也以其独特的药效和滋补作用蜚声海内外,其药效和滋补作用历代中药典籍都给予了高度评价。《本草纲目》记载,“今人唯以怀庆地黄为上”;《神农本草经》记载,“山药以河南怀庆者良”;宋《图经本草》记载,“牛膝生河内山谷……今江淮、闽粤、关中亦有之,然不及怀州者真”;宋代医学家苏颂赞曰:“菊花处处有之,以覃地为佳。”在《伤寒论》《金匮要略》的方剂中,怀地黄一药共见14处。

  1914年,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万国商品博览会”上,“四大怀药”作为我国国药展出,受到各国医药学家的赞誉和称道。1962年,国家从《本草纲目》记载的1892种中药材中优选出44种作为“国宝之药”,“四大怀药”俱列其中。在国家公布的地道药材名录中,“四大怀药”名列河南地道药材之首。

  2007年2月,“四大怀药”种植和炮制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008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本栏目图片文字均由市非遗保护中心提供)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