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中级法院,有这么一个集体:他们年轻富有朝气,他们执着永不服输,他们坚持默默奉献,审判效率和案件质量的提升离不开他们的努力,法院的审判管理工作更是因为有了他们而不断向前推进。这就是审判管理办公室党支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审管办。
6月23日,当记者走进审管办主任施文星的办公室时,他正在全神贯注地工作。这间10余平方米的办公室内,堆满了各种案件资料。
“其实,党建工作并不只是一个口号,也不是说说的事。”施文星告诉记者。
2010年,市中级法院成立审管办。审管办成立之初,很多法官对审管办的工作不理解、不支持,甚至是发牢骚。工作不被认可,法官不配合,压力和阻力充斥着整个审管办。“身为党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帮助大家走过了最艰难的日子。”施文星说。
审管办的工作责任重大,位置特殊,一言一行都为广大干部群众所关注。“通俗地说,我们就跟工厂里的监工差不多。”施文星说,审判管理工作是法院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案件质量和效率,促进审判决策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迟来的公正也是不公正。如果司法案件得不到及时处理,群众就会质疑法院的公信力,对此,审管办运用信息化手段对审判流程进行全程监控,每周通报和催办临近审限案件。多年来,市中级法院始终保持100%的法定审限结案率,大大提升了法院的司法公信力。
案件质量就是审判工作的生命线,对已结案的案件逐案评查,建立先评查后归档的工作机制,对法官判案质量的提升十分重要。“每年市中级法院有近6000起案子,案案都要评查,这是对法官负责,也是对群众负责。”施文星说。
在审管办,工作是唯一的衡量标准,这就给想干事、能干事的人营造了一个干事的氛围。负责结案审核的余同云、负责质效考评的刘宏民,还有退休仍发挥余热、奋战在案件评查一线的张德水、李德利、夏有成……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努力付出,才结出了累累硕果:2012年11月,审管办被最高人民法院评为“全国法院两评查先进单位”;2013年1月,被省高级法院荣记“集体二等功”;2013年7月,被最高人民法院评为“全国法院司法统计工作先进单位”;2015、2016年连续被评为先进党支部。
任劳任怨,不争不抢,奉献所有。这是审管办每一个党员内心最朴素的想法,为着这个想法,他们将在审管办党支部旗帜的指引下,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