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技术和商业模式催生了新的环境,临时职位日渐普遍。一些公司为了开展短期项目,雇用非合同制的“独立员工”逐渐普遍,“零工经济”随之应运而生。这样的工作机会大多是网上提供的,越来越多没有工作的人和对全职工作厌倦的人开始青睐“零工经济”。有人认为,这种工作的灵活性能满足人们自由安排生活的需要;还有人认为,“零工经济”剥夺了员工的稳定性和安全感,企业逃避为员工缴纳社保的社会责任。对此,你怎么看?
【观点1+1】
@不知潇湘在何处:“零工经济”具有很好的灵活性,它在满足一些用人单位和就业者需求的同时推进了经济市场的发展,但它存在的风险是不容小觑的,所以,为了避免劳动纠纷的发生,相关单位应尽快加强对“零工经济”的监管,保障就业者的合法权益,从而促进“零工经济”健康发展。
@三七锦:既然“零工经济”已经成为一种较为常见的用工方式,政府就有义务制定适当的规章制度保障它的合法性和公平性,而不是任其随意发展。
@十年以后相爱的我们:“零工经济”填补了一些企业对用工的需求,完善了用工方式;对一些打工者来说,也满足了他们对时间上的要求。同时,作为监管部门,相应的监管一定要到位,不能让用人单位钻空子,侵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奥格了:“零工经济”应运而生,对于企业来说,可以有效利用人力资源,降低成本;对于就业者来说,工作的灵活性,满足了自主安排生活的需要;对于社会来说,可以有效地缓解全职人员的不足,增加灵活就业机会。
@一更时分:有人需要临时的工作,也有工作需要临时的人,所以,“临工经济”就有了生存的环境。既然“零工经济”无法避免,就唯有完善相关的制度、政策,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
@秋泉12:只要不产生经济纠纷,又在法律允许范围之内,“零工经济”就该得到社会的认可。“零工经济”的灵活性,除了企业能减负之外,更能满足一些人的就业需求,这对企业和个人而言是双赢的好事。相关职能部门要做的就是顺应这股潮流,制定法律制度来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
@唉妮儿:随着社会发展的多元化,自由灵活的“零工经济”自然倍受青睐,与之相伴的可能就是劳动纠纷的出现。为防患于未然,有关部门应尽快出台对“零工经济”监管的政策和制度,以保障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下期话题】
90后的直播江湖
“谢谢XX宝宝的樱花雨”“谢谢XX宝宝的大飞机”“XX送了保时捷车队,谢谢!”在直播间里看到粉丝给自己送出的礼物,郁小可(化名)觉得很开心,一边笑着一边念出送礼物的粉丝的名字表示感谢。事实上,在视频直播的江湖中,像郁小可这样的直播用户越来越多,而且往往以90后年轻人为主。随着视频直播的火爆,呈现出“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的现状。视频直播在成为90后的一种生活方式甚至是创业方式的时候,一些内容不良的视频直播内容也为人诟病,污染网络环境。对此,你怎么看?
(参与热点话题讨论,请关注《焦作日报》官方微博:@焦作日报)
本期栏目主持人 本报记者 王水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