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312国道榆中清和段维修改造施工,由于道路先天设计较窄,加之车流量大,交通拥堵情况严重。在交通管理部门一直缺位的情况下,施工单位想出“妙招”,花钱雇请工人穿警服指挥交通,填补了交警监管的缺位。“保畅队”的出现,一时解决了交通秩序混乱问题,但随之而来的是“保畅队”执法的不专业、擅自使用警服等情况,已经超越了代替执法问题。对此,你怎么看?
【观点1+1】
@鹿台一卒:其实,这就是当下普遍存在的正常渠道不作为、不正常渠道乱作为的社会乱象。解决该问题的根本之策还在于职能部门要尽职尽责,不忘宗旨,勇于担当,积极作为,使方方面面的监督不流于形式。
@胜平王大头:疏导交通,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由民间力量代替交警“越位执法”,即便是志愿者也只能起到辅助作用,而不能站在“舞台”中央成为主角。
@三七锦:“保畅队”的出现充分说明交通管理部门工作不到位,亟须转变工作作风,不要再让不专业的“保畅队”无奈地“越位执法”了!
@江苏谢庆富:“保畅队”越俎代庖,真正的执法者去哪了?施工单位知道这样的做法欠妥,但交通管理部门“捉迷藏”,自己也只能既花钱又挨骂了。
@山西马全和:“不看广告看疗效”,交通管理也应该如此,虽然“保畅队”不该乱穿警服,但他们对疏导交通起到了积极作用,我为他们点赞。
@芳心云天:施工单位花钱雇人冒充交警“越位执法”,应当追究相关负责人的责任,希望相关部门加大工作力度,增加警力,维护交通秩序,尽快解决道路拥堵问题,确保交通畅通。
@幂不可言的爱恋lu:“越位执法”暴露出了道路规划不科学问题和交通管理部门执法不力问题。
@Miya_犯二的兔子薇:“越位执法”这种饮鸩止渴的做法不可取,“执法者”缺乏相关技能培训,执法不专业、不到位、不全面,有时不仅不能解决交通混乱问题,或许还会激化矛盾。
@飞翔的砂漏:交警执法缺位,让该路段交通处于混乱状态,影响到了施工进度,所以才逼使施工单位无奈出此下策。如果相关人员没有穿警服,那么,就算他们喊破嗓子也不会有人听从他们的指挥。所以,唯有交通管理部门及时出手,真正担负起自己的重任,民间“保畅队”才能彻底退出“执法舞台”。
@白河白鹤:为了道路畅通,施工单位自发组织人员指挥交通无可厚非,反而应该受到公众表扬。但是,他们擅自使用警服,就违法了。因此,做好事也要三思而行,绝对不可越俎代庖,“越位执法”。
【下期话题】
“双一流”建设您咋看?
6月28日下午,教育部称,中央对新时期高等教育重点建设进行新部署,统一纳入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希望能消除原有“985”“211”工程身份固化、竞争缺失的弊端。有人认为,如果高校的特殊身份仍然存在,那么,原有问题可能无法解决,社会对高校的等级、身份观念将很难发生根本改变,通过“双一流”建设引入竞争机制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构想,可能就难以实现。对此,你怎么看?
(参与热点话题讨论,请关注《焦作日报》官方微博:@焦作日报)
本期栏目主持人 本报记者 麻 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