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版: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一书记莫“走读”
交通违规“优惠券”
情非得已岂是被动受贿的借口
找准病灶
焦作市预防接种单位名单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6 年7月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一书记莫“走读”
□吉 利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近来,各地选派第一书记到农村开展帮扶工作,帮助所在村解决实际问题,得到了基层的普遍认可。但也存在一些不良现象,比如第一书记有的“铺盖进了村、人没住下来”,有的“计划上了墙、工作没落实”,还有的为了应付检查,临时住到村里,检查组一走就“涛声依旧”。这些第一书记没有真正驻村,成了“走读生”。

  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大致有三:一是第一书记没有与原单位工作“脱钩”,需时常回到原单位工作;二是第一书记思想认识不到位,把自己当成村里的“客人”,浮在面上,沉不到底;三是管理部门对第一书记没有管到点子上,导致驻村效果不佳。

  派出第一书记驻村,是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重要抓手,也是改进机关作风、培养锻炼干部的重要途径。如果第一书记只挂名、不在岗,是个“走读生”,不仅影响工作开展,还影响党员干部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

  如何解决这个难题呢?笔者认为,应从三方面入手。首先,第一书记要明确职责。安徽省第二批选派干部标兵、凤阳县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沈浩同志驻村6年,没有节假日,没有双休日,除了外出开会、招商,2000多个日日夜夜基本都在村里,为群众分忧解难。“有困难,找沈浩”,成了村民的口头禅。因此,第一书记要把沈浩当成一面镜子,对自己的职责使命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做到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真心实意为群众排忧解难,只有这样才对得起组织的信任和群众的期盼。特别是在当前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第一书记更要向沈浩同志看齐,在基层扎下根基,与群众打成一片,切实为群众办实事。

  其次,派出单位要当好后盾。派出单位对帮扶工作负总责,不仅要把第一书记的党组织关系转至帮扶村,还要使第一书记与原单位的所有工作真正分离。派出单位主要领导作为第一书记的“娘家人”,要定期到帮扶村“走亲戚”,看望慰问第一书记,力所能及地解决第一书记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让第一书记能够全身心地投入驻村工作。

  第三,组织部门要加强管理。组织部门作为管理主体,要关注第一书记成长,把驻村帮扶作为培养干部的平台、发现人才的阵地;要建立第一书记绩效档案,一人一册,实行跟踪问效、精准管理;要定期组织群众代表、帮扶对象对第一书记驻村工作进行评议,对表现优秀、成绩突出的及时表彰,对表现平平、工作不力的加强指导,促其调整思路,打开工作局面;对少数经常不在岗、在岗不在状态、群众评价满意率不高的第一书记,要批评教育、限期整改,仍无改观的,责令派出单位“召回”。

  总之,只要教育到位、管理到位,切实体现“干与不干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第一书记一定能真驻村、真扶贫,在农村这个广阔的舞台上展示才能,为早日实现农村全面脱贫的目标贡献力量。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