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市中招成绩揭晓,市实验中学2016届学生秦浩洋以667.5分的成绩位居全市第一名,该校考取焦作一中的人数位居全市前列。
辉煌成绩的背后,折射出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折射出市教育局党组的关心厚爱,折射出2016届全体教师的勇于担当和无私奉献以及莘莘学子的刻苦拼搏精神。
目标明确 打造一流实验学校
为打造实验教学一流学校,近年来,市实验中学明确创建“学习型现代化学校”的发展目标,着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要求教职员工做到精神组织化、态度职业化、技能专业化、手段信息化。经过不懈努力,全校师生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师德师风、班风学风都得到了全面升华。
为给师生提供良好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近年来,在市教育局的全力支持下,该校先后更新并建立了实验室、图书馆、功能室、校园网络中心、多功能录播室、名师直播课堂以及地理信息化教室、3D打印技术实验室、机器人实验室等现代化教学实验室,学校的硬件设施及教学功能达到全市领先水平,为师生共同进步提供了发展空间和基础平台。
下一步,该校将继续坚持创建“学习型现代化学校”的发展目标,把学校打造成“积极探索理科实验性教学在学生成长中的思维体验”“加快推进现代化教育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进度”的一流名校,努力为优质高中培养高素质的理科尖子生。
课堂高效 拓展绿色发展空间
近年来,市实验中学充分利用师资和基础设施优势,实施高效课堂,全方位把控,提升课堂效率。全体教师从教学实际出发,发挥集体智慧,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提倡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创新、张扬个性、合作学习,创设“师生共生、师生共长”的绿色发展空间,实现“催生尖子生、力促中等生、激活学困生”的育人目标。
中招科目分层递进,全面优化。该校在原有课程和课时设置的基础上,在3个年级分别开设数理思维拓展课,对现行物理、化学课程设置进行分解延伸,将部分基础内容进行课程前移;在七年级和八年级开设理化科学探究课,提前对学生进行学科兴趣培养、方法传授。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创设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使课堂更具活力,是该校一如既往的教学目标。该校实施的高效课堂策略,为学生实现初、高中顺利对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为学生进入高中后,迅速成长为尖子生提供了有力保障。
名师荟萃 成就优秀团队
近年来,市实验中学通过内外兼修,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并提出了教师队伍要精神组织化、态度职业化、技能专业化、手段信息化,意在培养一批有书院气、书生气、书卷气的名师,着力铸就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教师队伍。
据了解,该校现任教师203人,本科以上学历198人,中级以上职称128人,国家级骨干教师12人,省、市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110余人,教师队伍素质高、能力强、理念新。其中,18名教师先后荣获国家级优秀教师和省部级劳动模范称号。
为加快建立队伍培养机制,促进教师向专业化发展,近年来,该校积极推进“晒课”与赛课教学活动,规范完善教学环节和流程。每学期,要求班级“晒课”200余节,青年教师优质课、骨干教师展示课、聘任教师汇报课等近150节,鼓励教师自我展示、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从而实现团队学习的飞跃与系统反思的形成。
与此同时,该校以学校网站为信息化使用平台,要求教师将微课录制、课件制作、集体备课视频上传,全面推进教师队伍信息化使用进程,提升师资队伍整体水平。
教师强,则教育强。该校全体教师重在培养学生学科思想的建立,培养学生思维方式的形成,培养学生学会探究的学习方法,实现了师生真诚相待零距离、答疑解惑辅导零距离、班级管理零距离,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辉煌的成绩属于昨天。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该校将继续秉承“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新课改核心理念,团结协作,扎实开展各项工作,为兴办人民满意学校、助推焦作早日跻身全省“第一方阵”作出贡献。 本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