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中医专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我市第六届冬病夏治节正式开幕
赤 芍
老年人慎喝祛湿凉茶
艾叶虽好,并非人人适宜
辨证分型治崩漏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6 年7月1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辨证分型治崩漏
本报记者 孙阎河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在中国传统医学中,妇科是最早分出来的学科之一。由此可见,中医很早就已经对妇科类疾病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中,很多方法至今还在妇科临床治疗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日前,记者走进市中医院妇产科,进一步了解中医在治疗妇科哪一类疾病方面有较强的优势。

  在市中医院妇产科医生办公室,科主任冯变景得知记者的来意后,想了想说:“中医在妇科方面的优势病种很多,有些已经进行了报道。今天,咱们就说说崩漏吧。所谓崩漏,是指女性不在行经期间阴道突然大量出血的一种症状,若出血量多,来势比较急猛的称崩,也叫崩中;出血量少,淋漓不净的称为漏下。这种病在中医古籍中早有记载,像《济生方》就有‘崩漏之病,本乎一证,轻者谓之漏下,甚者谓之崩中’的说法。从这个记载中可以看出,崩与漏的出血情况虽不相同,但其发病机理是一致的,而且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常常相互转化,互为因果。这种病在妇科中属常见病,由于常因崩与漏交替,因果相干,往往导致患者的病缠绵难愈,甚至出现暴崩造成气随血脱,危及生命。所以,崩漏也属于妇科的疑难重症。”

  为了让记者进一步了解中医治疗崩漏的优势,冯变景拿出一些病例说:“现在不方便采访患者,就只能介绍病例了。像这位患者,她来就诊的时候,出现崩漏的时间已经较长了。当时,患者的症状是出血呈紫色,还有斑块,下腹部胀痛,出血后疼痛减轻;舌苔呈暗紫色,边上有瘀斑;脉象弦细。经过详细诊断,确诊这位患者的病为气滞血瘀型崩漏,主要是因为肝郁气滞,久滞血瘀,瘀阻胞宫,新血不得归经,离经之血妄行而导致的。随后,我们对其采用了理气化瘀止血疗法,主要方药用的隔下逐瘀汤,里面有当归、川芎、桃仁、枳壳、生蒲黄、五灵脂、牛角、丹皮、乌药等中药。同时,根据患者气虚乏力的症状,还加了黄芪、白术。整个治疗效果还是非常好的。”

  接着,冯变景向记者介绍:“中医认为,崩漏一般由情志抑郁、操劳过度、产后或流产后起居饮食不慎、房事不节等,引起冲任二脉功能失调而致。除了前面介绍的气滞血瘀型外,中医还将崩漏分为暴崩致脱型,治法主要是益气回阳救脱,方药一般采取参附龙牡汤;气血两虚型,治法主要是补血益气止血,方药大多用固本止崩汤;脾肾两虚型,治法主要是健脾益肾固冲,方药采用大补元煎;肝肾阴虚型,治法主要是滋阴益肾固冲,方药用左归丸;血热妄行型,治法主要是清热凉血固冲,方药大多采用清经散。另外,治疗崩漏的中成药还有归脾丸、十全大补九、震灵丹、三七粉、云南白药等。”

  这时,恰好有一位崩漏患者前来就诊。冯变景在把脉问诊后,及时安排其住院治疗。之后,她告诉记者,这位患者属于崩漏反复出现,有时为崩、有时为漏,且出血持续不止,如不尽快治疗,一旦出现暴崩很可能危及生命。所以,如果患者一旦出现崩漏症状,一定要及时治疗,以免耽误治疗。另外,她解释道:“经过上千年的积淀,中医也总结出很多治疗崩漏的急救处理方法,像独参汤、参附龙牡汤和艾条熏隐白穴或者艾灸百会穴等。还有,就是有关崩漏的治疗必须根据‘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灵活掌握塞流、澄源、复旧三种办法,即在暴崩之际,应当止血防脱,用塞流止血法;出血量减少后进一步求因治本,标本同治,止血和调理同时进行,即为澄源法;出血完全止住后,脏腑气血尚未恢复正常功能,采用复旧法进行善后调理和调整月经周期。

  最后,冯变景告诉记者,不同年龄阶段的女性患崩漏的病机和治疗不一样,如青春期患者多属天癸初至,先天肾气不足,治疗以补肾为主,调整月经周期;育龄期患者多见肝郁血热,治疗以疏肝理气、调补肝肾为主,调节月经周期;更年期患者多因天癸渐衰,肝肾亏损或脾肾虚弱,治疗时宜补益肝肾或健脾益肾,顺利渡过更年期。另外,崩漏止住后,还要根据月经周期分阶段治疗,像经后期,子宫藏而不泻,呈现阴长的动态变化,治疗以滋阴为益;经前期,是阴盛阳生渐至重阳,为阳气活动旺盛的时期,治疗宜阴中求阳,阴阳平补;月经期,此时子宫泻而不藏,排出经血,进入阳转阴阶段,治疗时宜因势利导,以通为用。

 
3上一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