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焦作女性双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省维护妇女儿童权益暨和睦家庭创建协调组第十次全体会议召开
十五家单位被命名为市“巧媳妇”创业就业工程示范基地
张玉梅:十年坚守 扮靓焦作
王秀英:“功臣楼”里的“最美当家人”
李海霞:爱管“闲事”的社区网格员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 年7月1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张玉梅:十年坚守 扮靓焦作
本报记者 刘 婧 见习记者 焦 娇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张玉梅在铲除墙上的小广告。
  本报记者 王正义 摄
 
   

  7月11日一大早,市民主中路一处路牌旁,一位女子正拿着喷壶和铲子清理上面的小广告。

  她叫张玉梅,今年54岁。2006年至今的10年里,她专注于清理小广告,足迹遍布我市的各条主次干道,用坏的工具不计其数。她常说:“我比较笨,就会干活,城市干净了,我就满足了。”

  “当初清理小广告,缘于11年前的那次郑州行。”张玉梅说,2005年,她和家人到郑州办事,本想依靠路牌辨别方向,无奈路牌被数张小广告覆盖,根本不能提示前进的方向,而且极不美观。“路牌代表了一个城市的形象,怎么能贴小广告?”张玉梅没想到,这样的遭遇竟触发她一年后开始清理小广告。

  2006年,因身体原因,张玉梅办理了病退,赋闲在家的她总觉得生活中少了些什么。“有一天,我突然想起在郑州看到路牌上贴满的小广告,我就想看看焦作是个什么情况。”

  经过数天观察,张玉梅发现,焦作各条主干道的路牌上几乎都贴有小广告,有寻人的,有卖房的,有办证的……各种各样的小广告严重影响了市容市貌。“我可以去清理这些小广告!”张玉梅心想,“我一不喜欢跳舞,二不喜欢打麻将,清理小广告既可以锻炼身体,也能为城市的干净整洁出一分力,何乐而不为呢?”

  于是,张玉梅开始了清理小广告之路。最初,因为不专业,张玉梅清理小广告的过程并不顺利。“那时候也不懂,所有的小广告都是用铲子刮,要不就用手一点点抠,有时候费很大劲也清理不干净。”

  张玉梅告诉记者,最难清理的就是用油漆写的办证广告了,一般毛巾擦、铲子刮的方法根本不起作用,需要先把洁厕净挤在油漆字上,等上几分钟,再用铲子刮,最后用毛巾擦干净才行。

  记者看到张玉梅随身携带的袋子里装着各种工具,有毛巾、钢丝球、小铲子和刷子,在她电动车座下面还装着一盒刀片和两双橡胶手套,而每个月,她花在购买工具上的钱就有近200元。

  对张玉梅的举动,周围有人不太理解,说她不挣钱瞎忙活,每次有人这样说的时候她总是嘿嘿一笑,不与争辩。“做啥事都会有人支持有人反对,我不怕别人笑我傻,傻人有傻福,坚持做好自己想做的就行了。”

  如今,最让张玉梅苦恼的是,自己干的速度永远跟不上小广告贴的速度。“我几天就能转一遍市区主干道,每次出来还是能看到路牌上有很多小广告。有时候刚清理过,回来就发现又有人贴上了。”有时候,贴小广告的人在前面贴,她就在后面撕,时常会和贴小广告的人“短兵相接”。一次,她在民主路与和平街交叉口清理小广告时,还遭到了三个贴小广告的年轻人的恐吓。面对风险,张玉梅不仅没有退却,反而更坚定了,她还时常劝诫贴小广告的年轻人找份正当职业。

  “现在,我散步或去超市买东西的时候,看到路边有小广告就会把它撕下来。”张玉梅笑称自己已经有了“职业病”,不管去干什么都会看看哪里有小广告。在她心中,一直有一个朴素的愿望:有更多的人能加入到劝阻张贴小广告和清理小广告的队伍中,共同维护焦作的城市形象。她坚信,只要人人都行动起来,我们的城市一定会越来越美丽。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